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公众不懂毕加索(多图)

公众不懂毕加索(多图)

2012-01-09 10:31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梦》 
《梦》
 
《朵拉·玛尔》 
《朵拉·玛尔》
 
 《哭泣的女人》
《哭泣的女人》

    因职责之需,我给“毕加索中国大展”的讲解员作培训导师;因职责之需,主编了一本关于毕加索的书《见证传奇——毕加索的艺术人生》;又因职责之需,我在展览期间做了一场关于如何赏析毕加索作品的讲座。

为了推广这个讲座,我在微博编了一句广告词“让你轻松看懂毕加索”。此言一出,立刻就引来砸场子的人:约翰·伯格都不敢说自己懂毕加索,你凭什么就说自己能教别人看懂毕加索?

这话真问得让人心惊。约翰·伯格所著的《毕加索的成功与失败》我看了不下三遍,每读一次,我都觉自己得以比以前更懂毕加索,但仔细回忆一下,伯格先生的确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懂毕加索。

毕加索中国大展开幕以来,关于“公众看不懂毕加索”的说法一直见诸媒体。对于展览的主办方来说,这是个坏消息:艺术与公众之间的障碍仍然存在。又是个好消息:公众还在纠结这件事,说明大家并没有放弃打破这层障碍、弄懂这些艺术的欲望。

 

“懂”的问题绝对复杂,它并不是一个在“懂”和“不懂”之间进行非此即彼的二元选择题。如果非要给  “懂”分出层级的话,我估计得是,一千层。好在这个千层饼上任何一个层面上的人都会谦虚地承认一点:“懂”是个无底洞,无论你如何穷经皓首也不可能达其根源。

在微博上,我认真地回应了那位砸场哥:懂不懂看是在哪个层面、哪个角度上讨论。对同一件事情,在某种状况中我懂了,可是换个角度我又不懂了。一个人认为自己懂了,可在另外一些人看来你还是根本不懂,这种状况经常发生。

在西方艺术史上,当印象派之后的现当代艺术不再以“像”和“美”作为其终极追求时,“懂”就成为了一个至今仍未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现当代艺术的长期关注者,我经常会被一些自称“不懂艺术”的朋友当成是“懂艺术”的人并要求讲解,他们反复追问同一个问题是:这个艺术家/艺术作品到底想表达什么?

当一个观众这样发问时,他基本上就已经准备好了接受某种“寓意深刻”的标准答案,比如寓意了什么、代表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这种对艺术的解读方式很像是中学的语文课,学生的书本上印的都是“表象”,而表象后的“真相”是印在老师教案书上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这套解读方式在现当代艺术领域特别行得通。这些年来,当代艺术的表达方式与传播特点,已经让人们相信自己的耳朵超过相信眼睛,而且大家也习惯于接受这种新型“艺八股”文体所给出的标准答案。

艺术的力量,有时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而艺术的价值,则是在艺术史的演进更迭中显现的。以个人的价值观而言,我更喜欢以一种梳理历史轴线的方法来解读艺术家和他的作品,比如在这次展览上,把参展的62件作品置于毕加索的个人艺术史和生活史中,把毕加索的个人艺术史置于整个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的西方艺术史之中,再将现当代艺术史置于同时期的思想史、文化史及综合的世界史之中。这三层历史可以构建起一个丰满的坐标系,在这个系统中,每一件作品都和它周围的世界产生了某种关联,是有参照、有逻辑、有张力的。

这当然是一个很宏大的结构,能触及第三层历史的人,那必定是“很懂很懂”。对于一般的参观者而言,简单地了解毕加索的生平,基本就知道了他画的是什么,能看出来毕加索笔下作品的变化轨迹,如果看出来哪个是鼻子哪个是眼睛,应该也是有点成就感的吧。了解同时代的艺术家在画什么,就知道毕加索这种“人不像人”的艺术作品为何在艺术史上如此重要。用梳理历史轴线的方法来了解艺术作品,是一种相对易于传播,具有启发性,但又不会离题太远的方法。

我还听到另一种关于如何看懂毕加索的建议是:你不懂也不需要懂,只要跟着感觉走,相信直觉去发现美就可以了。伴随着这个建议,通常还有一句毕加索本人的名言:你为什么一定要弄懂艺术,为什么你不试着去听懂鸟儿的歌唱?

但问题在于,我曾问过无数认为自己“看不懂”毕加索的观众,而他们一点也不觉得毕加索的作品美!比如《梦》,在我这双被光怪陆离的当代艺术操练了十年的眼睛看来,这件作品简直是甜的腻味、美的妖媚。我拿这件作品做实验,问几位受过良好教育、但职业与艺术完全无关的人:“你觉得它美吗?”

“不美。”

“你不觉得甜蜜吗!?”

“人都画成这样儿了,有什么甜蜜的。”

我做的另一项实验是展览中的《朵拉·玛尔肖像》,“你觉得它美吗?”

“丑死了。”

我再展示给他们看另一张毕加索画于同年的《哭泣的女人》,也是朵拉的肖像,两张对照,我得到的反应是:“好吧,这个《朵拉·玛尔肖像》,其实还过得去。”

现当代艺术作品里也有美不美的区分,但对这类美的辨析,已经不是像欣赏鸟儿歌唱那样是基于本能,而是基于当代趣味的审美教育。也就是说,所谓对艺术的审美直觉,是耳濡目染多年后产生的条件反射。比如中国人对王羲之书法的审美认同,其实很少有人能讲清楚它美在哪里,但是我们一直浸淫在这个文化环境中,就自然接受了这种集体无意识的审美趣味。

在各种试图“看懂”毕加索的努力中,最后这种纯靠视觉经验来做判断的方法是最困难的,因为审美经验的建立显然不是旦夕之功。但这又确实是最接近艺术的本质,因为不管当代艺术发展得多么无厘头,它终究也还是艺术。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