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文艺批评家之“死”

文艺批评家之“死”

2012-01-09 11:07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在一次公开讲座上,一位听众单刀直入地问文化批评学者、电影评论家,也是主讲人之一戴锦华:“我在豆瓣上发的一篇影评一直处于点击率第一名,我觉得像您这样的专业影评人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您是怎样看待的?”这无异于一次来自网络的草根评论者对职业文艺批评家的挑战。当时戴锦华是如何回答的,笔者已经记不清了,大意是说:我不是单讲这部影片如何如何,我是用影片来做文化研究。如此,戴锦华回避了这个问题。然而这个问题——专门的批评家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在当下却愈加凸显出来。

有很多概念不断地在“死去”,比如文学,比如作者,甚至还有读者。艺术批评之死也有理论家提出过,包括伊格尔顿,还有波德里亚。笔者在这里写下的艺术批评家之死,并非是哗众取宠,而是呼唤凤凰涅槃,死后重生。不如来看一看,艺术批评家为何而死。

有人说,艺术批评家受到了新媒体方式的冲击。确实,在这个“全民批评”的时代,职业批评家的声音很容易在众声喧哗中被湮没,或者自说自话。一个职业批评家倒下去,千万个草根批评家站起来。我想去看一部电影,我想听一首歌,从哪里找呢?从我熟悉的网络社区上,看那些默默无闻却直言自己感受、无论嬉笑怒骂不会带面具的人的评论和推荐。——这大概是当下不少甚至是大部分年轻人的选择。这种选择往往比看一些专家的评论更靠谱。这是一个“砖家横行”的时代。对于受众而言,那些只为艺术作品贴金的专家的评论很“坑爹”,信一次之后便不会再信。世界上最脆弱的除了镜子,还有信任,一次打破便难以复原。而另一些精英学者的评论,大多数阳春白雪得厉害的,可以从一部影片中分析出100种意义来,就是不会告诉你,影片到底好看不好看,如好看,是什么打动了你;如不好看,影片的问题又出在哪里。所以有网友感叹:现在不少艺评已快成巫术和玄学了,没人听得懂。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传统的职业艺术批评虽然活着,但是实际上也奄奄一息了,因为它的受众已经不准备再继续恭听圣训。草根批评的崛起,尽管无形中好像为批评扩大了领地,公众获得了自由,这种局面却并非乐观。统观草根批评,大多感性而零散,形不成系统理论,海量却南辕北辙的意见更是有可能导致大众选择的混乱。而且,这对艺术本身发展来说也是不利的,毕竟艺术不能仅仅听从于大众,而是要超越生活,而理论则应当是实践的先锋。

所以与其抱怨外在因素,不如厘清自身存在的问题与现实。职业艺术批评家之“死”,一部分“死”于过于接近市场,被商业蛊惑雇佣,他们写的文字再绚烂,也终将不再属于艺术批评,其文体大概可以归入“赞美诗”一类;一部分“死”于过于远离受众,吞云吐雾,盖上一顶顶不属于艺术的帽子,孤独地一个人跳舞。要浴火重生,就需要批评家们逐步探索艺术批评的新形态。近日提出的《芜湖宣言》,大抵也是探索的一种。笔者认为,职业艺术批评家不可能断绝与商业的关系,但是可以对商业的拉拢说不,保持内心的判断力。以美国艺术批评家戴夫·希基为例,他曾因艺术论坛“所有的采访都是关于商业的,再没有批评了”而搁笔。这样的勇气同样值得我们学习。职业艺术批评家也应该在关注大众需求与保持观点的独立性之间寻得平衡,减去虚无的理论和不必要的术语,贴近艺术与现实,多与大众沟通。大众不可小觑,并非所有大众都只会盲目随大流,盲目批判,面对好的艺术品、好的评论,他们一样会鼓掌叫好。除了被大众认可,职业艺术批评家面临的更艰巨的困难或许是被批评对象认可。当下的艺术品尤其是影视作品更多的是看市场说话,只有票房才是硬道理,其他统统靠边站。笔者认为,这只是市场不够成熟的阶段性表现,真正的艺术批评在获得受众认可之后,也会渐渐影响到批评对象,毕竟受众也是批评对象的受众。

有的职业艺术批评家还活着,但他已经“死”了。为了艺术,不妨重建一种批评形态,这种形态并非是要建立起统一的规则,更不是继续由某一个群体——不管他们是否还叫做“批评家”——来对创作的方向、读者的选择指手划脚,而是展现各种不同的问题与立场,回到艺术本身。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