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海派大师应野平绘现代景观 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海派大师应野平绘现代景观 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2012-01-19 08:31 文章来源:文汇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早从上世纪50年代起,海派大师应野平就开始尝试用传统笔墨绘时代风貌了。为迎接2012年新春佳节,上海藏真海派美术馆昨天起推出“新生与放歌——海派大师应野平写生主题创作展”,展出100幅应野平创作于上世纪50至80年代的写生精品,让观众一睹应野平是如何在新时代的感染之下,将传统的中国山水画请出“书斋”的别样风貌。

让画笔染上时代墨色

生于1910年的应野平可谓是一位典型的海派文人画大家。早年他也醉心于摹古、仿古,师法宋元,尤其是“元四家”之一的王蒙,积攒下厚实的基本功。那个时候,他的画浸润着中国传统文人特有的情怀,平静、清高、孤傲,寄情于山川,至于这山川出自何处,无从考据,甚至仅仅来源于想象。画面书卷气十足,美则美矣,可总让人感觉少了点什么。也许是历史的巧合,新中国成立以后,艺术家尝试深入新的现实生活,应野平将自己名字中的“野萍”改为“野平”,以示不做“野草”(“萍”为“野草”),希望让传统画笔染上时代墨色。

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展览中,绘于1951年的一幅《大渡河》是应野平最早直面现实的尝试。画面上,只见铁索桥横跨江面,滚滚江水全用细笔一一勾描,旧式林泉高致的审美转为新时代的豪情,似令观者能听得水声轰鸣、惊涛拍岸。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应野平写生最密集的时期,他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不仅踏访深受古人青睐的泰山、黄山、长江、黄河等名山大川,还深入工矿、渔村、工地、海岛、茶场,远赴边疆、村寨、牧区、林海,仅新中国水库景观题材应野平就曾着墨于汤溪水库、新安江水库、梅山水库、沈家门、开平码头等。

一幅长一丈二、宽三尺余的《千帆迎晓日》是应野平赴舟山体验生活时所创作的,画面上帆樯如林、渔舟云集,足有千余只船横列于旭日之下。就为这幅画,应野平从1959年至1961年,三访舟山群岛渔场,经过三年体验酝酿,三易其稿。一些古人从未涉及的题材、今人视为畏途的形式,他都敢为人先,并且运用自如,如《广州纪游册》中的输电铁塔、巨型吊车,《桐庐纪游册》中的农民新居、拦河水坎,《常熟纪游册》中的新建厂房,《井冈山纪游》中的敬老院、盘山公路。他也画遍了自己所熟悉的上海,一道道摩登的都市景观,外滩、武康大楼、孙中山故居、黄浦公园、美专新址、闵行新貌……比如“人民公园”他就从不同角度创作过多幅,其中绘于1959年的那幅,视线随湖面远去,望得见国际饭店;绘于1962年的那幅,掩映在树林后的那幢建筑,正是现为上海美术馆的跑马厅旧址。无论所绘景观如何现代,画幅中都充溢着传统绘画的笔情墨趣,还有画家发现美、创造美的炽烈情感。

值得今天的画家借鉴

那个年代行万里路是需要勇气的,尤其值得今天的画家借鉴:没有飞机可乘,只有慢船、慢火车颠颠簸簸;照相机远未普及,选择哪道景观入画,全用手指比划成取景框、靠孙悟空般的火眼金睛掂量;而彼时,应野平已过壮年、垂垂老矣。及至1977年,应野平67岁,他还四上黄山,继而转至九华山、梅山水库等地写生,途中参观新四军军部云岭、罗里村、泾县宣纸厂,所到之处即挥毫作画赋诗,那一年,应野平的身体每况愈下,就在写生归来的两个月后因患脑血栓住进医院。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