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ICOM官网
[一个提议引发的争论]
从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创立以来,博物馆定义一直都对博物馆和博物馆专业人员发挥了核心作用,并成为国际博物馆界的参考。
201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米兰大会之后,一个新的常务委员会(The Committee on Museum Definition, Prospects and Potentials,简称MDPP)被任命来研究博物馆定义。MDPP探讨了在多样化和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博物馆的共同条件、价值和实践存在着深刻的差异。委员会将各成员之间的广泛对话与专门的专家论坛结合起来,处理社会中模棱两可和常常相互矛盾的趋势,以及随后博物馆的新条件、义务和可能性。
主导此次新定义项目的丹麦策展人耶特·桑达尔(Jette Sandahl)认为当前的定义忽视了“文化民主”的要求,“没有讲21世纪的语言”。所以她提出了一个新定义的拟议:
博物馆是针对过去和未来进行批判式对话的民主的、包容的、多重语境的空间。博物馆能够意识及应对当前的冲突和挑战,为社会保管文物和标本,为子孙后代维护多样化的记忆,确保所有人享有平等靠近遗产的权利和机会。
博物馆不是为了盈利。它们具有供人分享的性质和透明度,并与不同社区在收集、保护、研究、解释、展示和增进人们对世界的理解方面进行协作,旨在为人类尊严和社会正义、全球平等和全球福祉作出贡献。
然而,这个拟议的博物馆新定义却并不是从269个新提议中挑选出来的,而是由桑达尔领衔的委员会在内部挑选出来的。
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关于“博物馆”的新定义,恐怕可不止一千个。国际间关于这个事情的讨论也越来越火花四射。
桑达尔拟议的博物馆新定义在刚刚提出时就很快遭到了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