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新中国最大的博物馆是如何炼成的(组图)

新中国最大的博物馆是如何炼成的(组图)

2019-10-08 11:34 文章来源:新浪  作者:钱雪儿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新中国建立之初,举国上下百废待兴,在进行全面的经济建设的同时,城市建设事业也逐步开展,各类建筑需求与日俱增,许多有开创性的建筑在这一时期落地生成,并且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逐渐成为建设国家发展的城市地标。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澎湃新闻从中选择了一些建筑,透过它们自身的发展,折射出新中国七十周年来的变迁。

位于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由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组建而来,在半个世纪的岁月中,天安门前的两馆大楼早已成为国家的文化坐标。

站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门前,宏伟、庄严的气氛笼罩在人们身上,博物馆的庄严肃穆与整个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建筑和谐辉映。走进国家博物馆,长安街上喧嚣的车流仿佛都化成了无声的岁月之河。

中国国家博物馆

据此前国博公开的资料,国博的前身是1912年7月蔡元培先生倡导成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馆址为原清朝国子监,中国的国立博物馆事业由此开始起步。1918年7月,筹备处迁址到故宫的端门与午门,1926年10月定名为“国立历史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新中国成立后,国立历史博物馆改名为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1950年3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革命博物馆筹备处。1958年8月,为迎接建国十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在北京兴建博物馆和展览馆,其中包括历史博物馆和革命博物馆。1958年9月,馆址选定在天安门广场。1958年10月,中宣部和文化部党组决定成立“革命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筹建小组”,负责两馆筹建工作,两馆大楼于10月28日开工兴建,到1959年8月31日竣工,共293天,是为当时的十大建筑之一。

参与设计的王炜钰老人2007年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沉浸在对当年设计工作的回忆之中。在1959年国庆工程完成的庆功宴上,周恩来总理向赴宴的专家和干部一一敬酒,并跟她碰了杯。 “作为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当时我能够参与革命和历史博物馆的设计感到特别的荣幸,也深受教育。”王炜钰说,“我真正感受到了‘群众路线’、‘集思广益’、‘解放思想’的力量。”

她介绍道,最初的设计灵感来自一位学生,“这位同学说,革命和历史博物馆应该表现革命胜利这个主题,法国巴黎的凯旋门就代表着胜利,我们为什么不能用‘门’的形式呢?于是‘门’的概念就提出来了,这是一个大启发。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又发展到里面是否可以是空的,就这样完成了设计方案。”

1996年10月7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决定,按照合理布局、优化结构、突出重点的要求,加强宣传文化事业的基本建设,有计划地建成国家博物馆、国家大剧院等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重点文化工程。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