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忘却的纪念
2020年4月10日是陈逸飞先生逝世15周年的日子,谨以此文怀念陈逸飞先生。
近日来,陈逸飞先生生前的同窗、同事、乡党、朋友及藏家纷纷通过视频与文字的形式直抒胸臆,表达对他的深切感念和追思。
徐旭昶
浙江省爱乡楷模、浙江省国侨书画院院长
▲ 徐旭昶与陈逸飞《仕女图》
第一次见到宁波老乡陈逸飞先生是在2001年,那时正是太阳火辣的夏天,我在另一位老乡的带领下在里弄里走了一阵子,汗流夹背的去拜访他。进入陈先生的工作室,满壁都是已完成和未完成的作品,而眼前面目和善、谈笑风生、西装革履、一副老派上海男人作风的正是陈逸飞先生。
90年代初,陈逸飞先生将西方古典写实画风推向极致,丝丝入扣地遵循着精致、细腻的完美准则,用炉火纯青的西方技法将他的东方美人刻画得近乎“唯美”,并带有浓厚的脂粉味,而其作品命名也大多出自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典雅意象。而吸引本人最多眼球的也是画面中那些倩影依依、可怨可爱、顾影自怜的民初少妇。先生笔下的女性都带着忧郁哀怨、落寞凄美的神情。缱绻的女子多身穿清末艳丽而独特的民族服装,或抚琴,或执扇,或“犹抱琵琶半遮面”,表现出浓郁的东方韵致和情调。
▲陈逸飞,《浔阳遗韵》
1991年,190x234cm
▲陈逸飞,《执扇仕女》
布面油画,150x100cm,2001年
陈逸飞先生生前以他的名字为自己“拆字”曰:陈者,惟陈言之务去也,他开拓的江南风物、清装仕女、旗袍旧梦等,多为开端首者,不袭他人之皮毛而自铸之新风;逸者,如骏马之不能止,有安闲飘举之象,为浪漫之写实亦写实之浪漫也;至于飞,乃是前进运动的状态,他自己常说,他不愿意老一套,不愿意靠惯性,而是一直向前,一直激昂奋耳。作为知名油画家,先生以“大美术”“大视觉”的理念,在电影、服饰、环境设计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创造性的成就。在当时的中国油画家当中,先生在艺术商业化上的成功是他人所不及的。正如一些评论家所言,“陈逸飞现象”的背后,他的艺术人生之功过与荣辱,都是中国当代美术无法跨越的一页,另一方面也呈现了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喜与悲。
▲陈逸飞,《长笛手》,1987年,布面油画
▲陈逸飞,《丽人》,2000年,布面油画
30多年前,上海美专出了陈逸飞、夏葆元、魏景山三大才俊,当时被称为上海油画三剑客。然而,天妒英才,被国际公认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垦荒牛,开拓者的陈逸飞先生英年早逝。2018年11月,本人曾荣幸的把三剑客画同一人的三件作品重聚一块展示,这实为上天之最好的安排。重聚,纯粹是为了怀念;重聚,却也是意味着继续。
▲ 创作现场
▲ 魏景山,《胡蝶》,2018年
▲ 夏葆元,《胡蝶》,2018年
▲陈逸飞,《胡蝶》,布面油画, 2003年
不知不觉间,陈逸飞先生已离开我们十五年了。在这些年里,他的作品在市场中一次次的刷新着记录,他的艺术理念一步步被后人践行。每每忆起逸飞先生,总会感叹于他那波澜壮阔的一生,追求极致完美的一生,不折不挠编织理想的一生,一步一个光彩足迹的一生,尽管短暂却是璀璨。
徐芒耀 著名油画家
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 徐芒耀
1976年初次见识陈逸飞先生,仅有四,五次接触,之外也互不联系。他给我的印象:是一位温文尔雅,睿智过人的人,他待人宽厚和易,礼贤下士。办事穷本究源,循理精研。二十多年来,我始终留意其1981年以后的作品,观察其绘画形式与风格的变迁轨迹。可察觉他一直自觉或不自觉地沿着法国自然主义绘画或者是苏俄绘画还是美国写实绘画的脚印迈进,从未放慢步伐。
陈逸飞先生已离开我们整整十五年,我未曾同他怎么接近,可也应是他的朋友。每每同友人话及逸飞先生时,会感到沉痛和惋惜,也总是觉得他依旧存在。
▲ 陈逸飞,《水乡》
布面油画,1993年
▲陈逸飞 魏景山 ,《攻占总统府 》
布面油画,1977年
夏葆元
国家一级美术师、著名油画家
▲ 夏葆元与陈逸飞合影
1960年,我和逸飞在黄河采风时有许多共同作素描写生难忘的时刻。他总是每天毫不餍足贪婪地作画。某次,为了解决技巧方面不解的一个小问题,又要避开当时的监视,在山西省候马市的一个臭不可闻茅坑里,我俩讨论着素描学术问题,直到把这个问题弄明白为止。在采风快结束时,逸飞为了摆脱受批评的困扰,谎称有急事要办,脱离了那个创作团队而独自前行,他不带“介绍信”和“全国粮票”,把走过的河滩又走了一遍,30天以后他风尘仆仆的丢给我一叠素描和速写,此举他把没搞清的素描问题搞了个通透。
80年代出国前,逸飞等人是红旗底下的专业画家,担当了用艺术去体现共和国的标准价值观和各项政治信念的重任;在艺术上他极需要几口新鲜的空气,这就是到民间生活中去以不停地写生的方式吸上几口,这决定性的策略造就了陈逸飞在艺术素质上的平衡。他如痴如醉的寻求艺术技巧的完美;早期的他,把对完美的追逐看作个人的自我完成,时而超脱了追逐功利的境界。有人说唯美主义已经过时;而逸飞的唯美,调合着英雄主义,从而将甜俗之物戴上了桂冠和蒙上了光环,他具有分辨雅俗的超能;逸飞志向高远,讲究基本功的锤炼,是个无限止完美技巧的追求者,晚年的他心中藏着大美术的远景。
逸飞走掉,到此刻已满15周年,他已是太过忙碌太周全。当时在闻知噩耗后,我们谁都会承认,他仍在旧梦中,不甘断念于做个艺术家,其代价竟是自己的隐病与瘁亡,有些话永不得机缘当面禀告他,此时的我也只有在心中默默的祭悼。
▲ 陈逸飞,《红旗之一》,布面油画
▲ 陈逸飞,《上海旧梦》,布面油画
谢春彦
知名画家、艺术评论家
▲ 谢春彦与陈逸飞合影
陈逸飞这三个字予他引起的感觉和联想就很多,如打破陈言俗套,融汇中西,创造自己的风格和主题,“他生前卖画并不容易,如果没有他的七手八拳,搞所谓大美术,慷慨赴死,那时的当代海派还有什么话好讲?”
陈逸飞无疑是一位由中国大地孕育出来的优秀艺术家。他以他的油画、电影制作艺术而走向世界,把祖国的东方文明、历史情致, 十分形象、真实、艺术地表述出来,被誉为“浪漫的写实主义”,从而赢得了海内外的注目。从他的《红旗》《黄河颂》《开路先锋》《鲁迅》《攻占总统府》《踱步》,到《江南水乡系列》《音乐家系列》《风·雅·颂系列》《上海旧梦系列》《山地风》,以至《西藏系列》《仕女系列》《静物》……我们可以读到他的才华、激情,变化、精进,以及对于东西方文化的机智融汇。
▲ 陈逸飞,《恋歌》,1995年
▲陈逸飞,《上海旧梦之一》,布面油画
叶其璋
著名旅美油画家
▲ 叶其璋与陈逸飞合影
我和陈逸飞是经过俞云阶先生的师生之谊在60年代相识的,他在80年代旅美。记得在1988年,我曾参加他在纽约哈默画廊的作品开幕式,当时肖峰老师同在,场内贵宾云集。陈逸飞正在忙着接待宾客,和我们热情打了招呼并合影留念。墙上挂着他的近作,一律是全新的古典艺术风格,其中有音乐家系列和人物肖像。我联想起他在来美初期曾从事修复古典画的工作中,学到了很多传统技法,诸如人物画中的黑色背景,就是一例,既省却繁琐缛节,又集中凸出了主体鲜明的造型。
他的成功是少见的异数。这缘于他在中国是声名卓著的艺术家,在旅美前又画了一批水乡及桥的系列画作,得到了美国学者科恩夫人(JOAN COHEN)的推荐介绍,成为这一时期沟通中外文化的桥梁。他的“和平桥”油画作品作为联合国发行的首日封,被基辛格收藏。陈逸飞凭着他的聪明才华和坚实的基本功和美国当代潮流走了截然不同的方向,让当时纽约的老贵族有机会欣赏到他精美的传统艺术,哈默本人就成为他的艺术推手,然后他的画就源源不断地进入了王宫富商的客厅。1990年,他还与弟弟陈逸鸣在哈默画廊举办了兄弟联展。
我最后一次和他见面是在2003年的上海泰康路画室。后来得知他在生命最后时刻遭受到打击的是电影“理发师”拍摄过程中遭遇到的磨难?因而操劳过度,不幸英年早逝,终于放下一切未竟之事业,可以撒手休息长眠了。阿门!
▲陈逸飞《黄河颂》
297×143.5cm,油画,1972年
▲陈逸飞,《水乡》,1993年
金甲镇
中央美院教授、著名油画家
▲ 金甲镇
我同陈逸飞先生一共见过三次面。印象最深的是在上海博物馆他的首展上。当时许江老师、潘鸿海老师和我,代表浙江油画界出席开幕式。当天来的贵宾及观众特别多,陈先生都能自如地同他们交流并愉快合影。让我惊讶的是,他一见我就说出了我的名字,还提醒我不要贪喝可乐。此前我同陈先生已有近十年未见,对于我这样的晚辈,他还能记住名字及生活小细节,让我既意外又感动。
先生是我辈学习的榜样。常听到他周围朋友、同行讲述他如何工作如何创作。他的勤奋深深影响了我。今年是先生仙逝十五周年,借此小文表达我的怀念。
▲陈逸飞 ,《丽人行》
190×208cm,油彩画布,1997年
▲陈逸飞,《童年嬉戏过的地方》
91.5cmx152.5cm,油画,1984年
刘益谦
龙美术馆创始人
▲ 刘益谦
我与逸飞先生前后十几年也只当面见过二次,不算有深的交往,但先生是第一个对我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影响的人。
今天是逸飞先生逝世15周年,逸飞先生一生执着追求超前的完美,假如不去拍电影,不多元的推广文化,真不敢想那是个怎样的风景,可这又不是逸飞先生的本性。
逸飞先生是中国当代艺术的鼻祖,更是我们上海人的骄傲。先生帮助了许多中国当代艺术家,正因为受先生的作品影响,也让我二十多年来追求中国当代艺术以及西方绘画热情不减,今日回望过去,逸飞先生影响未曾远去。
▲陈逸飞,《山地风》
▲ 陈逸飞,《玉堂春暖》,1993年
布面油画,169.5x243.5cm
郁国祥
陈逸飞先生好友、知名企业家
20余年的良师益友
一一忆陈逸飞大师仙逝15周年
▲ 郁国祥与陈逸飞合影
2005年4月10日,我终生的良师益友陈逸飞大师离开了我们。同为宁波人,我们相识在八十年代静安希尔顿饭店。陈大师以“大美术”和视觉艺术的理念,在电影、服饰、环境设计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创造性成就,是闻名海内外令人尊敬的华人艺术家;《双桥》、《黄河颂》、《占领总统府》等都是知名优秀油画作品。他是一个走在时代前面的人;他将“视觉艺术”引领文化艺术产业,并身体力行去宣传、播撒;他认为这个时代不再是以绘画作为视觉中心的时代,艺术家应该用不同的载体进行探索;他身上很好地体现了上海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城市性格;他从来不会以自己做的事情来局限自己的眼光。
一晃十五年,逸飞先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他的视觉艺术成就、他的人格魅力、他的和善可亲、他的英容笑貌历历在目,似璀璨之星永远印在世人的脑海里!永远活在故乡人民的回忆里!永远闪耀在他钟情的水乡世界里!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里!
▲陈逸飞,《水乡》,1992年
▲陈逸飞,《执扇仕女》
2001年,100X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