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4日从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的“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媒体见面会”上获悉,凌家滩遗址新一轮发掘工作已于近日启动,主要发掘地点位于岗地南端的红烧土密集分布区。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含山县境内,总面积超220万平方米,是长江中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具有标志性地位。
自1987年发掘以来,凌家滩遗址发掘面积共4780平方米,发现祭坛1处、墓葬68座、环壕2处、大型红烧土块遗迹1处;出土文物2200多件,其中玉石器等珍贵文物1100多件。凌家滩文化被列为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之一。
截至目前,安徽已完成凌家滩遗址区域系统调查面积300余平方公里,勘探面积100万平方米,发现田王、李岗、单王桥等遗迹点,进一步明确凌家滩遗址整个聚落的结构、社会组织、经济形态和人地关系。
安徽省文物局局长蔡小莉介绍,目前,2020年度安徽7个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已陆续启动,总发掘面积为6160平方米。其中,凌家滩遗址、蚌埠市禹会村遗址、寿县寿春城遗址西圈墓地和凤阳县明中都城三大殿遗址是配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开展的考古工作;繁昌县的人字洞遗址、繁昌窑遗址是配合大遗址保护工程实施的考古项目;淮南市武王墩墓葬则是因为墓葬被盗而进行的抢救性发掘。
蔡小莉说,凌家滩遗址本次发掘工作采取分段揭露的方式,即每隔10米左右布一条长30-40米、宽2米的长探沟,以了解宏观布局,同时按照中国国家文物局的审批意见,揭露至红烧土层面即停止下挖,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论证后,研究后续工作思路。
凌家滩遗址已被作为长江流域5处区域中心聚落之一被纳入新一轮“中华文明探源研究”课题。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安徽省主场活动将于6月11日在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举办,活动现场将展示凌家滩红烧土块遗迹考古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