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透过毕加索的价格纪录看市场投资情绪

透过毕加索的价格纪录看市场投资情绪

2012-02-20 10:19 文章来源:美术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长期以来,毕加索作品是全球艺术品市场的一个重要标杆。他的《拿烟斗的男孩》曾于2004年创下1.042亿美元的全球拍卖纪录,6年后的2010年2月,瑞士艺术家贾科梅蒂的雕塑《行走的人I》以1.043亿美元成交,刚好压过《拿烟斗的男孩》,但仅仅过了3个月 ,毕加索的《裸体、绿叶和半身像》就以1.065亿美元成功卫冕,又将拍卖纪录据为己有。

艺术品永远是富豪们倾心的选择。

对于毕加索的《裸体、绿叶和半身像》创出的新高,布雷德斯大学格雷迪认为:它反映了人们看好艺术市场的情绪,对于买家来讲,它能抵御通货膨胀和经济不稳定的风险。《艺术新闻》专栏作家金塞拉甚至认为:珍稀艺术品的行情不受市场左右,不管经济形势如何低迷,珍稀作品都能吸引买家。一位交易商直言,有一小部分国际买家愿意花大钱在珍稀艺术品上,这就是艺术品市场在短时间内复苏的原因。

毕加索作品市场的涨势,一直与投资需求关系很大。

资深艺术市场专家赵力从毕加索作品市场的发展中,发现了最早的艺术品基金案例。康维勒是毕加索早期市场的重要推手,他的20位银行家朋友都喜欢艺术,便筹了10万法郎做资金团,并约定10年后清盘。1905年,他们买了一批毕加索等人的作品,1914年通过德鲁奥拍卖公司全部卖掉,净收益率达580%。这种投资力量促动了毕加索作品的市场价格,它的收益引起法国和欧洲市场的震动,造成了大量收藏家、投资人关心西方当代艺术,也使毕加索后来发展成西方现代艺术的价格标杆。

从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初期,日本是毕加索作品的最大投资者。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崛起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后,把激情投向了西方艺术品市场。日本人重点投资的两个画家,一是凡·高,另一个便是毕加索。1988年,日本零售业巨头三越百货公司以3850万美元买入毕加索的《魔术师与小丑》;1989年,日本房地产商铃木康弘与法国人争夺毕加索的《皮埃特的婚礼》,当竞价上升到4260万美元时,他猛跳到4890万美元,让世界对日本人的钱袋刮目相看。

毕加索《拿烟斗的男孩》拍出天价之后的两年,又是一个全球性的财富膨胀期。

就在美国股票创最高点的2006年,连续诞生了两项艺术品天价:一个是克利姆特的《阿黛尔·布洛赫·鲍尔夫人的肖像》被雅诗兰黛老板以1.35亿美元收购;另一个是波拉克的《1948年·作品第五号》以1.4亿美元易手。尽管2008年的全球金融风暴重创艺术品市场,但“有钱人还是有钱”。针对有些人对1.4亿美元天价的质疑,“梅摩艺术品指数共同出版人”梅建平不久前指出,这张画如果现在拿出来拍卖,1亿美元成交应该没有问题,因为世界上至少有四五个身价10亿美元以上的藏家想要。

就天价拍出的毕加索作品而言,回报率确实可观。

梅建平在《毕加索名作收益率超标普500》一文中说,2004年以1.04亿美元卖掉的《拿着烟斗的男孩》,藏家1950年购买时花了3万美元,年收益率是16.3%,超过梅摩指数同期的收益回报13%,也超过标普500的投资回报12%。而2010年以1.06亿美元拍出的《裸体、绿叶和半身像》,藏家1951年购买时仅花1.98万美元,60年的价格暴增,充分证明了毕加索的市场号召力和影响力。

不过换个思路看,情势可能急转直下。

如果考虑通货膨胀因素,2010年的1.06亿美元大约相当于1989年的6070万美元,远低于当时凡·高的《加歇医生的肖像》拍出的8250万美元。假如以黄金价格为基准,20年前的最高价格纪录其实远远没有打破,因为2010年金价为1154美元/盎司,已经是1989年381美元/盎司的3倍。

回顾一下日本的经历,由投资推动的价格会更显隐忧。日本在经济泡沫破灭后,抢购的画作迅速贬值,一位日本画商估计,当年以50亿美元购入的画作现在最多能卖14亿美元。毕加索的《皮埃特的婚礼》辗转抵押,最后与其他作品一起,仅以2000万美元售出。

曾是世界最大艺术品买家的日本人,如今对新兴市场的艺术品热十分冷淡。那么,毕加索的新纪录是创给谁看的呢?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