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普鲁维于1931年设计的“Cité”扶手椅
或许是因为2010年杭州市出资从德国艺术品商布诺汉处购买了总价值为5500万欧元的“以包豪斯为核心的西方近现代设计系列艺术品”,并交由中国美术学院收藏保管的事件引发了国人对设计类收藏的关注。从2010年开始,国内各大拍行开始相继推出针对当代设计的板块,虽然并未取得突出的成绩,但对设计收藏的消费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同时,针对设计收藏的机构也在陆续增长,由阿尔瓦罗·西扎和卡洛斯·卡斯塔捏拉在杭州完成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主要用于收藏中国美术学院的大量藏品,其中包括上述从德国购买的包豪斯学院的原创作品等。此外,还有致力于展示20世纪至21世纪的艺术、设计、建筑和影像的香港的M+博物馆和聚焦于创意设计行业发展的深圳“设计互联”等以及一系列的设计类展会、机构和画廊。
在“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转型的过程中,人们对设计的认识和理解日益深入,无论从一、二级市场的表现,还是从新兴机构的成长来看,设计品的收藏和消费市场都在逐步扩大,设计本身的价值也在逐步得到大众的认可。尤其是中国青年一代藏家,他们在父辈收藏明清家具的传统上对自身居住空间设计的思考和需求,对设计类收藏市场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正如“上海国际收藏级设计展”艺术总监曹丹所言,“设计发展至今,定义设计的标准也在变化,我们不再局限于观念、技术和功能,我们看到更多的设计师、艺术家把艺术和诗意融入到了创作的实践中,相信设计收藏是艺术市场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