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文语境中,“艺术” 实际上有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
第一种 “艺术” 概念,是指与 “科学” 相对而言的人的精神活动。这种精神活动根植于人性的不同方面和特征,今天在科学昌明的时代,在科学和理性之外,人类的行为和后果形成的社会和生活还包含另外的一些缘由,共同构成文明,所以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最高精神殿堂被称作 “科学与艺术院”,而不是科学院和工程学院,这就意味着艺术是与科学平行的另一种人类的精神活动。
第二种 “艺术” 概念,是在中国近代史所特有的范畴,是与 “文学” 并列的审美和创作活动。中国最高的艺术专业组织全称是 “文学与艺术联合会”(简称 “文联”),并派生出文艺学、文艺理论等学科,也就是说艺术是指跟文学相对而言的活动。那么,本来文学就是艺术,在有些语言中赞扬一位伟大的作家有时会称之为 “伟大的艺术家”,因为作家是用语言和文字来进行的艺术创作。大概是由于人类在进入图像时代之前,文字作为文明的主要的载体和精神的寄托,因此“文学”在媒介上就和承载思想和知识的文本联系得更为密切,就会被看成是可以单列,并与其他的一切艺术如电影、电视、建筑、绘画、雕塑、舞蹈、音乐等相提并论的行业。
第三种 “艺术” 概念更为狭义,是相对电影、电视、建筑、绘画、雕塑、舞蹈、音乐而言的 “造型艺术” 概念,一般称之为美术。艺术史是针对这个狭义概念的学科,也称作美术史。也就是说,艺术史是关于造型艺术即视觉与图像的作者、作品、观众及其创作、接受行为的一个专门的学问。这样的一门学问,既精致又无关日常利益,与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的主导方面相比,确实让人感觉到可有可无,这一次两位同学由于申报考古或艺术史专业所引发的争论,都是出于大家对这个专业的这样一种轻视,或者说得客气一点,就是觉得艺术史曲高和寡,是富裕之后的闲情逸致,而一个寒门子弟急切需要改变自我和家庭境况,理应选择金融管理或者生物工程、计算技术,以迅速摆脱贫困,有利国家。但是只要注意到每个人每天出门都要穿上衣服,每天早上都要洗漱对镜,就可知人的尊严和审美无处不在,它并不是被财富和权力所决定的,有时就是一种感觉,一种被叫做 “审美” 的感觉状态。人的 “存在感” 充斥着对羞耻的规避,对鄙视的惶恐,尤其是来自自己的后代的鄙视,会更令人恼怒和焦虑。其实每个人对自我形象的判断和呈现都不是自动地源于天然本性,如果没有教育和培养,就会缺乏教养,就会被人瞧不起,尽管会有表面的模仿和掩饰,但还是会一不小心就露怯,因为一个人的气质与风度是自己所处的文化和特殊的时代所赋予的一切感觉和知识的积淀和综合,不同的文化和时代给人的感觉做了一些限定,也赋予了每个人自我学习、修养从而出类拔萃的机会,一个人其实就是一部 “艺术史”,人是生活在艺术史中的不自觉的个体。判断一个民族和国家发达与否,其实就是看其尖端科技和艺术史,因为一个是全力以赴投入,另一个则是不经意间国民素质的透露。
当然现在艺术史这样的问题已经越来越 “波及” 其他学科,至少在深层的生理和心理层次。因为 “人的经济和政治行为会受到其审美和感觉的限制”。或者可以这么说,“任何科学和技术虽是科技的自身逻辑和规律的发展,但最终也都落实在人的一种感觉”。当然可以争辩到底是因为科学自身的逻辑决定了人类的发展,还是因为人的感觉能力和机制决定其选择哪个问题去注意和关心,从而造成如此这般的发展?行为经济学也许认为人的消费并不是因为算计结果,而是因为人对待自我的经济行为就像对待艺术,是出于一种喜爱和倾向,从而导致某种商品的被生产和消费。在脑科学研究中发现道德判断有审美判断的脑区参与(Neuroscience Letters 534 (2013) 128–132)。这个现象正在进一步验证,其间的意味还没有获得充分的解释,但是其解释的空间之巨大,实际上把我们带到了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的边缘,就是我们作为人,真的是因算法而生存吗?虽然脑科学和神经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刚刚对这样一些问题捕捉到一点微妙的苗头,真正呈现为日常的生活和社会的行为尚待时日,但是等到今天刚要入学的新生长大之后,未必这些问题就不会成为重要的问题和风行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