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画廊 > 张大千把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画在纸上(组图)

张大千把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画在纸上(组图)

2021-01-18 10:16 文章来源:收藏杂志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在983年前的今天,1037年1月8日,中国诗人苏轼出生。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成就的大师之一,也是心灵最丰富、耐压能力最强的人,是于中国的儒家、道家和佛家三家思想中自由穿梭的人。在他的身上,有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孟子的“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猛精进的精神。

他的身上,有老子的“清静无为”、庄子的逍遥和齐物的精神,能看淡一切,包括人生的失败挫折和仕途的风霜雨雪。在苏轼前路迷茫,特别是在被贬谪到黄州的时候,苏轼开始进入佛教,深受佛教的放下执着的解脱精神的影响。

在三家文化的加持下,苏轼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最博学多才的人,成为最豁达最幽默的人,成为在荒凉的生活中,活出了温暖的亮色的人。所以,有人说人生若有不快活,只是未读苏东坡。因为,苏轼基本上做到了看得开、拿得起和放得下。

张大千 东坡居士笠屐图 58cm×110.5cm 吉林省博物院藏

苏轼最潇洒的作品应该是《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词不仅仅是禅意十足,更是有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把苏轼的旷达胸襟和豪放风格表现的淋漓尽致,在生活中,我们肯定会遇到风雨,不管是生活还是事业上的难题,都不要让自己现在绝望失落的情绪中太久,学学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两句成为经典传颂是有道理的。纵使你什么也没有,旷达的心情要有,快乐一生才是美好的。人生在世就要潇洒一点。

一个高士头戴斗笠,脚蹬木屐,肩披长袍,右手拄杖,左手拈须,踉踉跄跄行走在雨中。这是张大千(1899年~1983年)笔下的《东坡居士笠屐图》(吉林省博物院藏)中的苏轼形象。在这幅作于1941年的人物画佳构中,张大千题识曰:“东坡笠屐图,仿元人任子明笔。辛巳六月朔一日,敦煌莫高窟作,蜀郡张大千爰”,钤白文方印“张爰之印”和朱文方印“大千”。据此可知其乃仿自元代画家任仁发(1254年~1327年)的同名画作。在该画中,除张氏自题外,尚有时人傅增湘(1872年~1950年)和张朝墉(1860年~1942年)题跋。傅增湘题曰:“余旧藏元僧写坡公象,颧隆面削,宛若癯仙。兹大千抚本,乃尔广颊丰,意公自海南得佛印书后,悟得丧齐生死,心与造化游,故尔心闲体逸如是耶!今披此图,可想见别黎子云家,风雨归途,野服萧然,妇孺追随,邑犬群吠之状也,辛巳新秋,沅叔傅增湘书于藏园之石斋”,钤朱文长方印“双鉴楼”、朱文方印“傅增湘”和白文方印“癸卯馆元”。张朝墉题曰:“心香一瓣散馥芬,不用海南兰麝薰。升阶自集乡人群,冠敛杂沓会风云。时事催肝笔砚焚,碧血成晕苔生纹。岷江浩渺万派分,哪得和气含氤氲。暮颐山头长髯君,芸窗早岁窥皇坟。万斛源泉发高文,下视百家如蠛蚊。黄惠迁谪奚足云,绣寰画袁铭殊勋。我欲笔阵扫千军,老拙不学兼不勤。燕市酒薄难为醺,胡不归去躬耕耘。万里何尝异乡枌,肴核罗列旌旗分。迎神一曲声凄焄,去天尺五公应闻。张朝墉”,钤白文长方印“白翔”。两人题跋,均从不同视角解读“东坡笠屐图”的渊源、形象与文化寓意,而张大千此画则是对这一主题的图绘解构。从其画法看,此时正是其在敦煌莫高窟时期,故画工精细工整,赋色雅妍,乃其早期人物画的精品力作。

同样题材甚至同样构图的苏轼形象也出现在张大千作于1947年的《东坡笠屐图》(四川博物院藏)中。与前作不同的是,前者为工笔重彩,乃张氏在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期间所作,故在其画中潜移默化中已融入敦煌壁画的风格;后者则纯为白描画法,且人物之神态和衣纹与前作略有不同。此画张大千题识曰:“谷声道兄属写东坡先生笠屐图,丁亥冬大千张爰”,钤白文方印“张爰之印”和朱文方印“大千居士”。“谷声道兄”即严式诲(1890年~1976年),字谷声,又作榖孙,陕西渭南人,客居四川成都,为现代有名的藏书家,民国时期文人学士如廖季平、宋育仁、张森楷、王树楠、章士钊、张大千、于右任、蒙文通等常至其家中阅书。1949年后,将其家藏三十万卷书捐诸公库,后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有《贲园书库目录辑略》。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