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细品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美术教育(组图)

细品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美术教育(组图)

2021-01-19 11:47 文章来源:美术报  作者:冯成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u=2704451393,1240432147&fm=26&gp=0

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先生抓住了美育的本质问题,对我们讨论美育的根本目的是非常有启发的。所以,今天许多人仍然主张审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与蔡先生的观点是相通的。大部分学生对于自己身边的民族文化都有一些粗浅、表面的理解,在美术教学中就需要从审美的角度去引导和带动学生进一步深层次地挖掘民族文化的精髓。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本土文化,带领孩子走进社会、走进自然,体验美、感受美、发现美。在日常的教学中,比如在课堂上展示一些刺绣、雕塑、服饰等实物,最主要是结合本民族的文化,列举和讲述一些传说和故事,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去认识理解它们。这一事物为何叫这个名字?为何专在某个节日中出现和使用?又为何做成这种形状?等等问题都会使学生看待问题的状态得以升华。学会去评价和对比不同事物的形状、价值、和艺术性,无形中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能拓展学生的美术创作空间

艺术创作是来源于视觉的经验,创作中的意向更多地来自于感知。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秀丽的山区景色是美术创作的源泉,学生们各自的生活环境更是取之不尽的学习资源。在备课时结合教材有选择地搜集有民族特色的实物,这样,教学就非常方便有效了,只要学生注意和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课堂上相互描述少数民族喜庆节日情节、收集民族物件,那么学生掌握作品的定义、结构、绘画构图、色彩、创作灵感等诸方面的问题将变得轻松自然。比如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利用民族文化得天独厚的优势、把维吾尔族的木卡姆,哈萨克族的阿尤毕、葫芦雕刻、皮子编制和民族刺绣等引入到课堂上来,这样一来,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通过不同的教学训练和对不同事物的接触,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学生的美术创作空间。

四、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能提高学生传承和保护意识

教育学家认为,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正是在教育的作用下,文化才得以产生、保存和积淀,得以弘扬、创造和发展。本地区的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随着民间艺人的逝去和传承人的脱节、转型、遗忘、或放弃而即将消失,存留下来的由于得不到好的保护失去了原来的味道。木卡姆、阿尤毕、克木子比、铜壶及乐器制作等一大批文化遗产急需传承和保护。通过美术教学,学生们了解到这些民族文化,喜欢上了这些民族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去学习、传承和保护这些民族文化。把优秀的民间美术与最富有创造生命力的儿童美术教育融为一体,无疑是民间美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它既促进了人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还将有力地增进儿童对本民族文化艺术的感悟能力以及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从童年起,文化与人共生、根深蒂固。如果传承从童年开始,在儿童阶段就使未来的公民开始认知认同自己的母体文化,不仅顺应儿童身心的自然塑造,具有早期优势,更符合进步社会的教育观念。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