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万科与众多设计师们一同进行改造的敬老邨就是这样一个项目。在上海长宁区新华路街道693弄,有一幢建成于1948年、至今已古稀“高龄”的老楼:敬老邨7号楼。这栋三层砖木混合结构的老楼,曾是国营新裕纺织厂的高级职工宿舍,每层由公共走道划分为南北两侧。如今,生活在敬老邨中的居民如同建筑名字一样,以60岁以上的老人为主。这里原本楼道采光不佳,阴暗潮湿,走道中还堆着杂物,给老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设计师在微更新中将“功能完善”和“空间整合”相结合,通过细节传递出对老人的关爱。比如设计团队在楼道顶部增加了光源,在狭长过道中装有可以当扶手的灯光凹槽,楼梯口一侧增设可翻折座椅,轻轻一推,一张凳子就出来了,老人们走累了可以坐着歇歇脚,甚至能在家门口和对面邻居聊聊天。设计师还用色彩为老房子“减龄”,一楼是活力黄,二楼是沉静蓝,三楼是平和绿,在过道里增加了彩色地面导视标识,方便居民找到自家大门。老人们回到“更新”后的家后,耳目一新的面貌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惊喜。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像这样从关爱老人的角度出发对老社区进行的微更新项目或将越来越多。
他山之石
柏林哈克庭院
柏林市中心的哈克庭院始建于1906年,是德国最大的院落群,占地9200平方米,由8个彼此相连的院子组成。这里曾经是犹太人的聚集区,银行、服装商店、乐器店、餐厅、各类俱乐部和咖啡甜品店鳞次栉比,集住宅、办公、餐饮、生产与文化活动为一体。众所周知,二战期间这里饱受重创。上世纪90年代末,一系列微更新在此进行,一方面修旧如旧并保留了建筑在战争中留下的弹痕,庭院商业多功能的建筑维持不变,另一方面增设了博物馆和小型纪念碑。今天的哈克庭院以独特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氛围吸引了众多游客,其独特的环境讲述着柏林米特区的历史和这里曾经的生活方式,也成为柏林人最喜欢的去处之一,重新唤醒了真正老柏林片区的生命。
艺术的浸润,令有温度的街区历历可见
上海正在着力打造人文之城:保护历史建筑,留住城市风貌,让街区可以漫步,让建筑可以阅读,让城市富有温度。在此过程中,城市微更新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与南京东路交界的贵州路街区地处上海“城市之心”,也是当年“好八连”解放上海和进驻南京路时的根据地。贵州路109号原本只是周边沿街商铺中的一家,而当它经历微更新变身南京东路街道新落成的“零距离家园共享空间”时,改变令人惊叹。在南京东路街道与设计师的策划之下,这里成了一个交汇多元文化和展示街区生活的空间,更是一个了解上海海派文化的“公共客厅”。南京路步行街几乎是每个来上海旅游的观光者必游打卡点,“老上海们”可以在这个社区展厅中,与上海“城市之心”的往昔重逢:四大百货公司、戏曲影院剧场、商会产业里弄、市政设施建筑,而“新上海人”和观光者们可以在漫步南京路的同时,通过展厅中的展品见证贵州路经历的百年变迁,从中可以找到上海第一家安装自动扶梯的百货公司,找到《义勇军进行曲》的首唱地,这一切无不唤醒城市记忆,也让渗透到血脉中的城市品格得以传承。不得不提的是,贵州路街区的原住居民除了配合微更新项目外,更积极配合微治理——居民们清理腾出空间打造楼内的公共客堂间、公共厨房、公共浴室和公共洗衣房,生活品质也因此得到提升。通过这样的“公共客厅”微更新,人们感受到这一街区里的别样风景,从而激发出街区未来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