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如果艺术参与城市“微更新”(组图)

如果艺术参与城市“微更新”(组图)

2021-01-21 10:08 文章来源:文汇报   作者:金懿诺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110107_p33

随着社区微更新项目对公共设施的完善,居民们对美育的需求也提上日程,越来越多的专业美术馆或专业的艺术工作者正投身到社区美术馆的建设中。刘海粟美术馆2018年发起的粟上海·公共艺术与社区营造计划就是以“社区美术馆”建设和运营为载体,实践蔡元培“社会美育”理念较为成功的系列案例,以刘海粟之“粟”与塑造之“塑”谐音命名,打破场馆美育界限。粟上海将其首个案例选在上海64条永不拓宽马路之一的愚园路,这一历史保护街区有着丰富的人文底蕴,隐匿着许多百年里弄和名人故居。在对愚园路百年文化脉络梳理与挖掘的基础上,粟上海·愚园结合空间改造将富有上海“腔调”的弄堂生活呈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有向刘海粟致敬,从其晚年作品中提取色彩制作而成的“沪上彩虹”泼墨廊道,有可供亲子阅读的台阶式书吧,也有可移动式书画展览、临展雕塑区。具有烟火气息的上海市井文化与海派文化通过展览和公教活动在这里相遇。这里的首个展览“致愚园路匠人”,邀请了八位散落在愚园街头档口的主人参展,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百货商店柜台、儿时的各种玩具都搬到展览现场。新年伊始,这里迎来的展览“上海×SH——改变的城市:青年艺术家眼中的日常”,则展出了一系列非常“接地气”的绘画,让观众看到都市生活方式、人与人交往模式的改变如何成为青年艺术家的创作源泉。

第一个案例的成功落地,使得“粟上海”之后收到很多邀请,也拓展出更为丰富的合作模式,至今增至四家,未来还将在上海各个区乃至长三角的社区中“生根发芽”。且看2020年年中揭幕的粟上海·红园,落子于见证新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闵行江川路,以艺术赋能工业遗存,重新发现江川路和老闵行的文化价值与意义。与粟上海·愚园相呼应的是,这里也有取自刘海粟作品的19种颜色,却又不同于愚园的彩色长廊,而是用彩色管道作为一种工业的象征。从耄耋老人、曾是上海汽轮机厂专职摄影师冯培山镜头下昔日的“闵行一号路”,到其女儿冯佩敏的摄影,再到年轻艺术家张祺镜头里生活在此处的老人们的故事,多种视角下的江川路历史、工业发展变迁以及人们生活的状态都在这里呈现。而驻地创作模式的尝试也让艺术家感慨,艺术创作不是灌输而是发现的过程,发现“在地”的内容和价值。由此可见,公共艺术通过社区文化设施的建设在城市微更新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留存城市记忆、提升生活品质发挥了其“艺术担当”的作用。同时,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微更新之中,通过空间改造、艺术创意、社区互动有机融合,激发原有建筑的活力、提升社区品质、完善城市功能、构建美好生活,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和艺术家共同参与创作的机会。当艺术社区成为了艺术家们的城市微更新实践场,“社会现场就是美术馆”的理论也因此得到拓展,从而为社区文化表达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他山之石

史密森尼学会“文化实验室”

由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博物馆系统和研究机构的史密森尼学会主办的“文化实验室”项目,邀请策展人、艺术家一起介入社区,并把展览活动移植到社区,以“无墙的美术馆”为公共艺术和美术馆教育拓展出一种新的实践模式。策展人的人选与以往艺术展览中看重其学术专业背景不同,主要以对社区需求的熟悉度作为衡量的标准,选择艺术家和作品也由社区策展人承担,最终选择适合在地的方案入围展览。从展览项目的立意和组织阶段开始,展览就始终围绕着社区公众的需求层面来策划和实施,以保证展出期间吸引更多社区公众积极参与其中。这个项目通过策展人、艺术家与公众的参与互动以及作品丰富的呈现,为社区之间人与人的沟通提供了可能性和一个文化空间,以期实现如其“文化实验室”宣言所阐述的那样——人人享有“归属感”,人人享有“平等”和“在场”的文化。

“微更新实验”,开启对于城市发展的思考

城市微更新不仅涉及的是场、域问题,也因更新之“微”在时间上提供了“微更新实验”的可能性。人们可以在明确的指定时间里,对所在场地进行一个可行性的探索与尝试。这同时也是对城市发展的一种思考,为“微更新”的形式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