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艺术北京今年已经走过了六个年头,这次艺术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和艺术北京·经典艺术博览会将首次同台亮相农展馆,为什么会将两个展览会合并?
董梦阳(以下简称“董”):在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希冀是将博览会细分化,觉得越细分越好。但在实践之中,发现在中国艺术市场和艺术水平普遍缺失的条件下,过早将市场细分化并不是明智之举,也不符合国情,应该因地制宜去考量现实的差异。
记者:听说在9月份艺术北京会开辟设计博览会,为什么要把设计单列出来?难道设计不是艺术吗?
董:设计之于艺术,更加包罗万象,也更加贴近生活。有艺术设计,有工业设计,还有产品设计,还有很多门类的设计等等。如果将之单纯放入艺术门类里,首先会受空间限制,其次会将很多好的设计排除在外,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记者:随着艺术北京反响和声势越来越大,对画廊参展商限制的门槛是不是也越来越高?
董:任何博览会如果没有门槛就意味着失去意义。目前艺术北京的确是水涨船高,想加入进来的画廊也越来越多,为了保证艺术北京的质量和品牌,我们加设的门槛自然会越来越高,当然,这也侧面反映出艺术北京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我们不能为了追逐利润而对参加博览会的画廊不负责任,这也不是我做艺术北京的初衷。
记者:现在的博览会越来越多,尤其是艺术博览会,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董:这不是坏事,也许会对艺术北京存在竞争,但只有在良性的竞争环境里大家才能共同进步,艺术也才能真正进步。艺术不是一个表面现象,大家做博览会的理念和目的不尽相同,各取所需,各司其职,完全不是问题。有时我也会很善意地推荐一些画廊去参加它合适的博览会,其实艺术圈很小,大家都应该互相扶持。
记者:今年的艺术北京有哪些新的举措和服务提供给参展商和观众?
董:在硬件方面,我们力求向国际化靠拢,前提是需要了解参展商和观众的需求。中国目前最缺的是什么?真的是所谓的硬件吗?不,只要是钱能买到的东西,在中国都可以找到。就像我在和北京电视台合办的栏目《画里画外》中说的那样,提倡反三俗的前提是告诉大家“雅”是什么东西。大众不知道什么是好的艺术,那我们就告诉和呈现给他们好的艺术。高层次的素质和习惯从来都是需要引导和培养的。
记者:往年的艺术北京最受关注的是VIP之夜,今年会有怎样的安排?会带来哪些新的藏家?
董:我们会因地制宜进行安排,也许在几天之内做不了非常细致的分类,这次主要是和机构合作比较多。毕竟博览会和拍卖不一样,去参加拍卖的大都是真正的藏家,有目的而来;而我除了邀请真正的藏家之外,还会挖掘未来的藏家和买家来到艺术北京现场。艺术其实是个非常感性、带有强烈情感的东西,很微妙,甚至不能够言说。只有在与艺术作品近距离的交流之下,才能碰撞出激情和火花。拍卖场上没有这种曼妙的感觉,只有你争我夺,倒像个证券市场或股票大厅。所以说画廊在未来应该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而不是现在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