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破纸堆中捡回国宝《聊斋志异》原稿

破纸堆中捡回国宝《聊斋志异》原稿

2012-03-27 11:05 文章来源:沈阳日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聊斋志异》原稿历尽周折落沈阳

众所周知,《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是山东人。可是,他的名著《聊斋志异》原稿,咋就落在了沈阳呢?这其中,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七十一岁考取“贡生”

毕生巨作《聊斋志异》

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明代崇祯十三年(1640年),蒲松龄出生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19岁那年,蒲松龄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曾名震一时。没想到从此以后,他却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考取了“贡生”中的“岁贡”。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为把人才贡献给皇帝。清代的“贡生”中,还分为“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例贡”。

由于家道败落、生活窘迫,蒲松龄便应宝应县知县孙蕙邀请,做了几年“幕宾”。此外,他一直在西铺村做家庭“塾师”,一干就是42年,直至61岁时才返回故里。清代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正月,蒲松龄病逝,享年76岁。

蒲松龄经常深入民间,听老百姓讲述各种各样的离奇故事后,当即记录下来。在大量搜集民间故事、奇闻异事基础上,蒲松龄最终创作了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志异》共计12卷、491篇短篇小说,成为享誉中外的不朽巨著。

迁居沈阳街头算命

蒲氏后人珍藏原稿

以往,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手稿,一直由他的后人世代珍藏在故乡“蒲氏家祠”中。但是,到了清代同治年间,山东省遇到了百年罕见的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民不聊生。无奈,人们便纷纷外出谋生。其中,前往地广人稀、土地肥沃的东北三省谋生计,一时间成为山东农民的首选。于是,一家一户挑担、推车的浩浩荡荡“闯关东”洪流,径直向东北涌来。

蒲氏家族亦不例外。蒲松龄的七世孙蒲价人,挈妇将雏来到东北,最后在清王朝陪都盛京(沈阳)安家落户。除了辎重、细软之外,蒲价人还将先祖蒲松龄的遗物、蒲氏家族传家之宝《聊斋志异》、《聊斋杂记》原稿,以及六丈多长的巨幅画卷《聊斋行乐图》一并带到了沈阳。蒲价人略知“占卜”。于是,他便在大街上摆设了“卦摊”,靠为人相面、算命为生。不久,蒲价人便成了当年沈城的知名“术士”。

蒲价人去世后,他的长子蒲英灏、次子蒲英芳继承了蒲氏家族的传家之宝。蒲英灏自幼习武,青年时从军,历任清军哨官、帮统,后来担任了当时盛京将军依克唐阿的“幕僚”。

盛京将军借阅原稿

赴京去世下函遗失

依克唐阿是满族镶黄旗人,出生于吉林省伊通马家屯。在抗击日、俄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中,依克唐阿立下了卓著的功绩,受到清廷器重。清代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三月,清廷赐依克唐阿头品顶戴;同年5月,授依克唐阿镶黄旗汉军都统;8月,出任盛京将军。

依克唐阿得知蒲英灏是蒲松龄的后人,并珍藏着《聊斋志异》原稿之后,便向蒲英灏借阅。然而,《聊斋志异》原稿是蒲氏家族的传世珍宝,岂能随意向外人展示?但盛京将军依克唐阿是蒲英灏的顶头上司,蒲英灏不敢违抗,只好允诺。

《聊斋志异》原稿分装成两函八册。担心依克唐阿借阅后不归还,蒲英灏便留了个心眼儿,先将《聊斋志异》原稿的上函四册借给依克唐阿,并言明上函四册看完后,再换取余下的下函四册。没想到,依克唐阿看完上函四册,换取了下函四册之后不久,便因公务赴京,同时带走了《聊斋志异》原稿的下函四册。又过了不久,北京传来噩耗:依克唐阿病故!《聊斋志异》原稿的下函四册,也从此无从索要了。眼看着先祖遗留的传世之宝仅仅剩下一半儿,蒲英灏捶头痛哭、追悔莫及。

再三催要索回原稿

珍稀文献捐给国家

1900年,沙俄侵略者大举进犯东北三省。作为清军巡防官,蒲英灏被派往西丰御敌,他的家眷也一道随同前往,迁居西丰。上世纪初,蒲英灏去世。他的儿子蒲文珊继续珍藏保管《聊斋志异》原稿的上函四册、《聊斋杂记》原稿,以及画卷《聊斋行乐图》。

 

伪满期间,大汉奸袁金铠得知了蒲文珊珍藏着《聊斋志异》原稿等珍稀文物,便通过伪满西丰县县长冯广民,找到当时担任西丰县图书馆馆长的蒲文珊,非让蒲文珊将《聊斋志异》原稿、画卷等珍稀文物转让给他不可。蒲文珊回答道:“这是蒲氏家族世代相传的珍宝,谁也别想得到!”见蒲文珊态度坚决,袁金铠便仗势欺人,恐吓威逼蒲文珊。蒲文珊百般无奈,只好俯首屈就,忍痛将清代画家穆通阿画的《聊斋行乐图》转让给袁金铠,并将《聊斋志异》原稿上函四册一并借给了袁金铠。从此,袁金铠这一“借”便是5年。其间,袁金铠从《聊斋志异》原稿中选出10篇文章,在沈阳影印出版。后经蒲文珊多次催要,袁金铠才将《聊斋志异》原稿交还。

1951年,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搜集整理珍稀文物。蒲文珊得知后,便将《聊斋志异》原稿上函四册,以及《聊斋杂记》32册,一并捐献给了东北人民政府。后来,经过人民鉴赏家杨仁恺先生鉴定,确认这些珍稀文物为蒲松龄《聊斋志异》手稿真迹。

《聊斋》原稿两种笔体

部分文章学生代抄

《聊斋志异》原稿存在着两种笔体。杨仁恺先生认为,《聊斋志异》原稿上半部第二卷中,有30篇文章是蒲松龄的学生等别人代抄的。“狐谐”、“辛十四娘”、“续黄粱”等文章的多处删改文字,可以认定是蒲松龄的笔迹,不难看出蒲松龄撰写《聊斋志异》过程中的严肃认真态度。

《聊斋志异》原稿,体现出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艰辛。蒲松龄在题词中说:他并没有什么才干,只是偏爱搜集“神鬼轶事”,愿意听别人讲述“鬼故事”。每每听到“鬼故事”后,都要记载下来,时间长了便形成篇章。四面八方的人们听说他专门搜集“鬼故事”后,还纷纷写下“鬼故事”给他。于是,他的题材越来越多。由此可见,蒲松龄撰写《聊斋志异》,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几乎耗费了毕生的精力。有关史料记载,蒲松龄从青年时代开始搜集民间素材,直到四五十岁时,才最终完成了巨著《聊斋志异》。

反复推敲精心勘校

认真删改去粗取精

杨仁恺先生认为,落户沈阳、流传于世的《聊斋志异》原稿应该是定稿,即“清稿本”。从别人代抄的30篇文章分析:首先,有了初稿本之后,才能委托他人代抄;其次,诸如“辛十四娘”、“狐谐”、“续黄粱”等文章,均有蒲松龄较大的删改,而蒲松龄本人手写的“仇大娘”、“王成”、“促织”等篇章,则发现错字、错句便随手修改,不像勘校他人代抄文章时那样,较大幅度地删改;第三,《聊斋志异》原稿卷一中的最后一篇文章,与卷二中第24篇的“猪婆龙”重复,以致蒲松龄在后一篇的“猪婆龙”首尾画上勾销符号,并写上一个“重”字。再有“海大鱼”一篇,上下也有墨笔勾销符号,可能是蒲松龄在最后勘校时认为,该故事内容不够充实,或者因为其他缘故,决定将该文章删除。

破纸堆中捡回国宝

装裱不当裁缺文字

《聊斋志异》成书后,立即在社会上脍炙人口,其原稿经常被人借走传抄,直到清代乾隆末年刊印出版,传抄现象才稍有减少。据专家考证,蒲松龄生前,《聊斋志异》原稿为八卷。清代乾隆年间,蒲松龄后人蒲立德撰写的跋语说,已将《聊斋志异》原稿分为十六卷。此后不久,又分为二十四卷。但是,最终还是恢复了八卷。将《聊斋志异》原稿分成十六卷、二十四卷,显然是化整为零,为了方便诸多人士传抄。

有关资料记载,当年,蒲松龄后人蒲文珊,索取回《聊斋志异》原稿上函四卷后,一直在家中珍藏。1948年,蒲文珊家中的《聊斋志异》原稿不慎丢失。后来,中共西丰县委工作人员下乡检查土改工作时,无意中在一户人家的破纸堆里,发现了《聊斋志异》原稿上函四卷,终使这个流传了两三百年的珍稀文献失而复得。

甲午科“优贡生”、梨树书院山长刘滋桂,在《聊斋志异逸编》序言中说,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蒲松龄七世孙蒲价人携眷迁居沈阳时,他携带的20余卷《聊斋志异》原稿,卷皮已经磨损。直到清代光绪年间,蒲价人才将《聊斋志异》原稿重新装裱,改为两函八卷,恢复了最初卷数。

1951年,蒲价人将《聊斋志异》原稿上半部捐献给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时,原稿已经脱裱,当年的工作人员重新装裱。遗憾的是,由于当年装裱技术太差,不仅装潢极不美观,还将原稿上部裁截过多,以致竟把蒲松龄手写的王渔洋眉批,每行截去一个字或者两个字不等。

《聊斋志异》是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记体短篇小说集,深受人们喜爱。然而,由于各个时期不断翻刻、翻印,造成内容芜杂。《聊斋志异》原稿上函四卷,足以纠偏勘误、以正视听,还《聊斋志异》之原貌。

目前,珍稀文物《聊斋志异》原稿上函四册、《聊斋杂记》32册,均妥善珍藏在辽宁省图书馆。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