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四川清代碗墓用瓷碗近千件

四川清代碗墓用瓷碗近千件

2012-03-31 08:18 文章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大小不一的青花瓷碗,竟然可以垒叠成墓葬,成为人去世后皈依的一方之地。2月初,一座在邻水县露面的清代碗墓,让世人感到惊讶。

千只青花瓷碗砌成古墓

这座清代碗墓,是邻水县文物工作者在鼎屏镇灌沟村6组大菜园地里发现的。刚看到时,他们也颇为惊讶:面积近5平方米的古墓,是用近千只大小不等的青花瓷碗叠砌而成。

碗墓呈拱形,用黄泥、石灰、糯米浆混合成的三合土及碗相互交叉叠砌。砌墓的青花瓷碗,每个碗口径在12厘米左右,相互碰撞时还能发出清脆的声音。大部分瓷碗表面上釉,内外均装饰有纹饰。

“这是广安市首次发现碗墓。”广安市文管所研究员刘敏介绍,此墓大致建成于清末,所用瓷碗近千件,由此看来,墓主可能绝非一般平民。

为保护古墓,目前该墓地已原地封存。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专家认为,此墓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殡葬习俗、地方丧葬文化、墓碗的来源和生产窑址的发展历史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川东北独特葬式

“碗墓在四川发现得不多。”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周科华告诉记者,碗墓主要集中在川东地区,听说川南地区有发现,但至今未见到考古实物材料。碗墓的形式各地不一,有的是用碗直接垒成长方形的墓葬,有的是在墓葬泥土中夹碗。砌墓的碗既有精美的瓷碗,也有粗糙的土碗。

其实,早在1986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达州就发现了碗墓。达州市文管所所长马幸辛说,此次发现碗墓的邻水县,过去就属于远达县地区。碗墓是该地区从明代晚期至民国初期比较盛行的一种墓葬形式,清代最为流行,被当地老百姓称为“碗山”。

从目前已发现的碗墓来看,这种墓葬一般长2.5米-3.5米、宽2米左右、高1.8米-2米。马幸辛说,曾经在通川区清理过一座碗墓,用8000多个青花瓷碗垒成了三层,每层的碗口均向内,全部用糯米浆、桐油和石灰粘结在一起。瓷碗上绘有人物、花草、铜钱等图案。当时,他们曾想把这些瓷碗分离开进行清洗,用酸浸泡、用铁锅煮,都很难分开。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出动,但清洗瓷碗的效果也不是很好。“达州各个碗墓中出土的碗,至今还有数万个堆放在文管所库房里。”

墓主人依旧是谜

记者了解到,和川东北地区山水相连的重庆市,发现的碗墓比较多。2005年,该市还发现了一座用2000多个瓷碗砌成的清代古墓。此外,在福建省泉州市、安徽省六安市也发现过碗墓。

那么,是什么人在使用碗墓?碗墓会不会是某个民族或族群特有的风俗?

“由于发现的碗墓太少,现有的考古材料还无法证明使用碗墓的是否是特定的人群。”周科华说,碗墓在明代出现,有可能是因为明代对丧葬方面没有特别的制度规定与限制,在统治阶级中,大多以奢侈厚葬为荣耀。力量不足者则借贷财物在下葬时大摆宴席。且停葬选期,水陆道场,聚亲朋戚友作乐娱尸,以示风光。丧事竟毫无哀戚之情,碗墓由此出现。

马幸辛说,当年通川区发现的碗墓中出土了一块1797年的墓碑,上面记载墓主人是在“湖广填四川”时迁居到该地的。也许,碗墓是其他地区的风俗,被移民带到了四川。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