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最大的艺术赞助商华侨城集团最近发布消息称,他们将在武汉、北京、上海、西安各建立一座美术馆,而深圳的OCT当代艺术中心将升级为华侨城当代艺术总馆,统辖四大分馆。OCT当代艺术中心与国家侨办领导下的事业单位何香凝美术馆分离,目前正向深圳市民政局注册非盈利机构的执照。通过此次整合与扩张,深圳会多出至少三个OCT当代艺术中心(华侨城当代艺术总馆计划启用创意园北区的B10空间,面积是OCT当代艺术中心的3倍),也就是说,深圳又将诞生一个“巨无霸”美术馆。
华侨城曾以资助和创立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华·美术馆这一“艺术三角”而成为国内最重要的艺术赞助商和投资机构,他们此次复制OCT当代艺术中心的经验并将其推而广之,可以看出他们的扩张战略是与其地产开发同步的,但美术馆与地产的一次性开发不同的是,它需要有长期、持续的资金、人才、管理投入,任何一个环节的断裂,都将导致美术馆成为一个空壳。
华侨城当代艺术总馆在规模上,不输于筹建中的深圳当代艺术馆,随着深圳当代艺术馆的落成,在未来5年内,深圳市中心有两家超级美术馆出现,他们必然会出现资源的争夺,而非资源的共享,可以想见的是深圳这座新兴城市将面临如何接纳和消化这两个“巨无霸”的问题。
由于深圳的本土艺术创作成果有限,深圳的美术馆其实与珠三角的艺术创作群体始终处在一种“隔膜”的状态,依托珠三角往往只是一种官方措辞,深圳的美术馆将面临立足于何处、特点如何形成等路线的选择。深圳也一度被认为是一座先锋城市,深圳美术馆曾以实验水墨作为拓展方向,但从深圳美术馆的整体工作上来看,它们每年能够生产的高质量展览屈指可数,先锋与实验并没有成为它一以贯之的气质;关山月美术馆则是以频密的展览对观众进行狂轰乱炸,最疯狂的时候,他们一周能开幕并闭幕一个展览,也许这是这家美术馆以制造速食面的效率来回应深圳速度吧。这两家美术馆的处境以及在全国美术馆版图中的位置,其实就可以说明深圳美术馆面临的几个共同问题:怎么打破美术馆的制度障碍,激活知识生产的活力;在一座没有文化根基的城市如何办好美术馆,怎样才不至于在本土与国际中迷失自己?与北京、上海的美术馆相比,深圳的美术馆能够做什么,能够做好什么?而作为纳税人,我关心的是这些美术馆怎样用好财政拨款,而不是挥霍,政府对美术馆这样的一个非盈利机构的投入,是否有后期的监管?
如果说深圳的现有几家美术馆已经构成了一个美术馆生态,那么华侨城当代艺术总馆就处于这样的生态之中,它是否能够突围?是否能够以全新的形象来刷新深圳美术馆的刻板形象?这些都对这家颇具野心的美术馆群是一个挑战。从目前的消息来看,出任华侨城当代艺术总馆的馆长栾倩,是华侨城集团的首席文化官,她面临的问题或许和广州时代美术馆馆长赵趄一样,如何从企业的文化官员转型成为一位能够周旋于艺术与商业之间的职业馆长,如何处理企业的盈利需求与美术馆的非盈利性质之间的冲突,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将影响到美术馆日后的工作,乃至日常实务中是否能以专业为主导,是否能够使美术馆成为一个知识生产的机构而非艺术家的后勤服务中心,如果处理不好,深圳只会多一个面积更大的展览空间,而不是一个严格意义的美术馆。
在华侨城当代艺术馆的扩张中,还有一个备受瞩目的计划,就是在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开辟分馆,这应该是国内美术馆中唯一能够一下连开四大分馆的美术馆,其气魄之大让人惊叹。华侨城的艺术投资与民生银行有所不同的是民生现代美术馆一开始就瞄准了艺术交易相对活跃的上海,即便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新馆也是位于798艺术区附近,而华侨城的美术馆大多都回避了艺术发生的核心地带,比如它构筑的“艺术三角”是在远离文化中心的深圳,华侨城在北京、上海、武汉、西安的美术馆,也大多是在郊外楼盘中,并且北京、上海在华侨城美术馆群中的重要性也并未被公开信息所提及和强调。华侨城当代艺术馆分馆会不会成为一个艺术飞地,就像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一样,长期以举办张晓刚、王广义、张培力等“功成名就”艺术家的个展为主,所有嘉宾都要乘坐两小时以上的班机才能到达?尽管OCT当代艺术中心的宽广的视野、独到的学术眼光为人褒奖,但运营一个艺术中心的成本之高以及与本土艺术创作互动太少,对区域艺术的研究和推动力有限,这也成为束缚它发展的一根致命腰带。
如果华侨城继续以这样的飞地模式来打造分馆,中国的艺术创作群体能够为他们源源不断地输送明星艺术家吗?如果分馆将会发展成一个独立的艺术机构,那么它在各地的运营是否能够吸纳到足够多的专业人员,是否能够有充足的预算,更重要的是各地的分馆能不能与当地的艺术相生相息,成为当地艺术生态中的一颗酵母?比如武汉分馆是否能成为两湖艺术的研究中心,在整理85新潮时期的武汉艺术家群体及其创作、发掘年轻艺术家上有更大的作为,西安分馆是否能意识到西安摄影师群体之如中国纪实摄影的重要,开展纪实摄影的研究。从目前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7年的运营来看,比较遗憾的是华侨城并没有太多与区域文化进行互动的经验,如果一家深圳的总馆和位于武汉的分馆都是做市场上大热的艺术明星个展,那所谓的华侨城美术馆群会不会和北京798艺术区内的画廊没有太大的差异?而作为一个美术馆群的功能和能量也会不会因此大受折损?
还值得注意的是,华侨城的艺术战略与一些民营美术馆的发展有所不同的是,华侨城是一家国有控股的企业,它与北京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三影堂等机构就有天然的差异,华侨城的美术馆计划难以排除会有艺术拉动地产销售或艺术投资以牟利的可能,但作为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既然有兴趣赞助美术馆事业,就应该在美术馆公共教育、资助年轻艺术家、艺术研究上有更大作为。而从目前华侨城对外发布的总馆、分馆计划中,这三个方面基本上都是语焉不详。关注美术界动态的人士应该还记得,广东美术馆的馆长变动曾导致整个机构的方向调整。那么,华侨城集团在今后是否能够回避类似的灾难,也会是一个值得持续关注的焦点问题,毕竟,领导层的变动导致这个计划被搁置,或朝向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向,这在人事决定一切的国企内部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也是华侨城当代艺术馆面临的最大考验,如果能够在这个问题上得到破解,这或可视作非公立美术馆崛起和发展的一个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