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对艺术品的真伪判别,与观者或研究者的相关视觉经验的积累,有着十分明显的关联。那些真正从事鉴赏而且其成就有某种传奇性的鉴赏家常常是备受推崇的,甚或可能到了让人顶礼膜拜的地步。像伯纳德·贝伦森这样的大鉴赏家,其影响几乎无人可及:如今在美国主要的博物馆里都有他当年建议或推荐购买的藏品。另一位著有《赝品》(1948)一书的艺术鉴赏家奥托·库尔茨同样是令人仰视的卓越人物,其《赝品》一书将艺术品伪造的历史梳理出来,内容兼及油画、版画、玻璃制品等,时间跨度则从古代一直到20世纪。
在艺术博物馆里,鉴赏的重要性显得尤为显著,具体体现在:一是将进入博物馆而且未被辨别的赝品或临本与原作区分开来。二是针对某些作品,重新有根有据地将其从埋没在等而次之的临本、助手之作甚或赝品之类的泥沼中确认为最高的原作本身,从而根本地还原特定艺术品的真实价值,并进一步确定其在艺术史上的恰当坐标位置。当然,博物馆中的大多数展品应该是有明显归属记录的,尤其是那些世界上权威的艺术博物馆,其展品(藏品)的来源或有实地遗址的历史依据,或有考古发掘的实证报告,或有文献著录的有力支撑等,因而,绝大多数是确凿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