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非遗项目遭遇“挣钱难” 市场化还需政府扶持(图)

非遗项目遭遇“挣钱难” 市场化还需政府扶持(图)

2012-06-04 08:17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彩色剪纸

◆对于非遗传承来说,资金一直是个问题。非遗市场化以及融资问题短期很难解决,这就更加凸显出政府扶持的重要性。

◆在保护非遗方面,要事业化和市场化两条腿一起走路。市场培育起来了,传承人就可以靠非遗生存下去。

在烟台,不少中小学生节假日都会到群众艺术馆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班学习剪纸。这项已流传数百年并被列入世界级非遗的技艺似乎开始焕发新的生机。

“孩子们觉得挺好玩,仅此而已。”烟台群众艺术馆副馆长黑强说,群众艺术馆担负着非遗保护的工作,“这几年大家对非遗的关注度是起来了,但多抱着一种好奇和欣赏的心态,真正想要把继承非遗作为终身职业的人还是少之又少。”

剪纸省级非遗传承人李强的感知更为具体。今年53岁的李强从1985年投身剪纸传承以来,通过群众艺术馆、中小学校以及社区老年大学等各种渠道培训过上千名剪纸学员,“可是真正坚持到底的比较少。”李强说,正式拜他为师、花较长时间跟他学习的学生有三四十人,但以剪纸为职业的也就两三个人。

 

李强说:“仅靠剪纸为生的话,生活太难了,基本过不下去。”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说,剪纸的收藏市场很不成熟。2008年年,他花了整整一周时间完成了一幅长1.3米、宽1米的巨幅勾绘染色窗裙“奥运大家庭”,并在当年举办的中国第三届剪纸展上获得银奖。李强说,这样的作品卖1000元都不算赚钱,实际上还基本没人会花钱买。

从大众消费的角度来说,手工剪纸一刀最多能剪两张,工厂生产一刀下去则能剪100张,生产效率相差太远。同时,工业化生产出的剪纸价格低廉,也大大拉低了人们对手工剪纸价位的接受水平。“现在市场上,上档次一点的剪纸类产品卖得最好的是礼品册,一本也就100多块钱。但要是纯手工做,累死也挣不了钱。”

事实上,不仅是剪纸,其他许多非遗项目也都遭遇了同样的窘境。

被列为国家级非遗的吕剧在我省很多地方仍有较大规模的观众群,但也面临着青黄不接的难题。我省第二大吕剧团广饶县吕剧团艺术指导部主任赵伟说,吕剧团经常在农村表演,有时候一天3场戏,早上6点出发,晚上12点才能回家,而收入比歌舞团要低很多,因此“很难留住人”。

1990年,东营市选了16位学生到烟台艺术学校学习吕剧,赵伟是其中之一,而坚持至今的只有4位。

国家级非遗螳螂拳第九代传人于永波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红遍大江南北的电影《少林寺》引发了一阵武术热,当时学拳的人很多,氛围很好。而现在,想举办一个活动很难,因为没有人出钱。很多拳师的生活都成问题,有的只好去当保安。

今年,于永波应邀在烟台工人子弟小学开设了螳螂拳兴趣班,每周两次课。他发现,虽然有些孩子学得很起劲,但他们都把这个当做一种兴趣的拓展。“现在孩子面临的诱惑多,学习压力也大,他们觉得学螳螂拳很辛苦,不如玩游戏过瘾。家长也觉得这个将来也不能当饭吃。”

说到底,对于非遗传承来说,钱一直是一个问题。于永波也想过自己来办一个螳螂拳馆,但是苦于找不到资金支持,只得作罢。

在没有外来资金资助的情况下,2006年,李强自掏腰包,在烟台开了一个剪纸博物馆,租了一个500平方米的屋子,免费向公众展出他的10万多件剪纸藏品,同时还推出了同名网站。但这种模式未能长久,6年过去,李强花了40万元,今年年初,资金链条断裂,不得不将博物馆和网站一起关闭。

非遗市场化以及融资问题短期很难解决,这就更加凸显出政府扶持的重要性。每年,政府会给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万元补贴,像李强和于永波这样的省级传承人会得到6000元。“像我们剪纸,有很多传承人还在农村,6000元的补贴基本一年的生活费是够了,”李强说。

他认为,在保护非遗方面,要事业化和市场化两条腿一起走路。扩大宣传能够让知道的人更多,面更大,找到合适传承人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当老百姓对非遗的兴趣越来越大时,也许市场就可以培育起来,传承人就可以靠非遗生存下去。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