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在复旦大学蔡冠深人文馆揭幕的百年中国票证精品展,吸引了众多收藏爱好者前来参观。本次票证展涵盖从清朝末期至1993年,跨度百年的中国票证,一张张大小不一、形式各异的纸片背后,展示了百年来中国人的智慧和历史变迁。汤彦俊摄
“历史风云中国智慧”票证展12日在上海复旦大学蔡冠深人文馆揭幕。
本次票证展由中国收藏家协会票证委员会和复旦大学联合主办,展品多数由全国各地优秀收藏家提供,其中不乏国家一级、二级珍贵文物,还有不少孤品,参展的金融证券票证、军用粮票证、粮油票证等皆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票证是极具中国时代特色的产物,中国的票证种类数量堪称“世界之最”,全国2500多个市县,部分镇、乡都曾分别发放和使用各种商品票证,进行计划供应。此外,一些大企业、厂矿、农场、学校、部队、公社等也印发票证,种类繁多。
此次展品中,一整版稀缺的“外侨布票”格外引人瞩目。据1954年统计,上海当时仅有外侨2983名,该布票的发行和使用皆有严格制度,其珍贵性可见一斑。据介绍,此种布票至今仅在上海有发现,对全面了解和研究上海各个时期的对外交流状况意义非凡。展品中还有2张专供外宾和特种需要的专用布票,上面刻有“毛主席是世界革命人民心中的红太阳”,“世界革命人民无限热爱毛主席”的文字,与当时发行的纪念邮票一脉相承。
此外,展品还包括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票证。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主任、知名社会学家张乐天指出,这些票证从细节上反映了中国各个历史阶段错综复杂的情况,票证的价值不仅在于票面上的这些图案和符号,其深层次的影响在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票证是中国智慧的体现,也是历史阶段的再现,从中人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消费理念、文化娱乐等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