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市民骑电瓶车,从昔日顾家大宅过云楼的后花园——怡园门口经过。李克祥摄
一批刚拍出中国古籍拍卖世界纪录的“过云楼秘藏古籍善本”,正引得南京、北京的几大机构花巨资全力争夺。但在“过云楼”名满天下之时,苏州“过云楼”旧居却寂静一如往昔,外面的风云激荡,看不出对这里有什么影响。
6月4日晚,一批“过云楼秘藏古籍善本”在北京国际饭店经过八轮竞拍后,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以1.88亿元的落槌价(加佣金共2.16亿)胜出。但到了6月11日,北京大学突然提出要行使“优先购买权”收购这批古籍。这让“过云楼藏书”回归江苏之路陡生波折,也令世人议论纷纷。
6月14日,记者探访了苏州古城内已分散开来的过云楼旧居。据悉,创建过云楼的顾文彬(1811~1889)是清道光二十一年进士,官至宁绍道台,晚年购得明尚书吴宽复园故址后,命儿子顾承主持营造,改建为包括住宅、花园(怡园)、义庄(顾氏春荫义庄)、祠堂的典型大宅,并命名为“过云楼”。
这座曾坐落在苏州铁瓶巷内的大宅,因收藏书画而著名,曾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说。另据历史资料记载,顾家虽对外坦承是书画收藏大家,但对所藏古籍却闭口不谈。家族传统是藏画可以给朋友传看、欣赏,但古籍则是秘不示人的。
当日,记者先来到“干将西路2号”。石条围成的门口上方,悬挂着“过云楼”的牌匾,但在门的右侧,却又挂着“苏州市地下管线管理所”的招牌。这有点怪异,但在苏州古城内很平常。
对于近期发生的事情,身居“过云楼”的管线管理所所长潘峰了然于胸。对顾文彬和他的子孙,潘峰称赞不已。他说,顾家人很不容易,战乱期间,再苦再难都没有把收藏的字画、古籍卖掉,为国家保留了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他表示,自己特别欣赏顾文彬“仕而优则学”的人生走向,充满着人文精神。
潘峰一再坦言,管线管理所不是文化机构,但自己对此有感情,在使用中一直对“过云楼”进行适当维护。
管线管理所办公室的高主任,对顾家大宅、过云楼的了解更全面些。他笑称,自己从小就在这一带“滚铁箍”长大的。
手指院内一栋悬挂“过云楼”牌匾的两层建筑,高主任语气坚定的说,这是顾宅的第三进,是其中一栋藏书楼。他又指着藏书楼的柱子说,看着比较新,里面是旧的,整修时外面包了新的材料。因为是原址、原建筑进行整修的,所以仍然显得很有古意。特别是铺地的大灰砖,斑驳古旧,透出老宅特有的味道。
来到一口老井旁,潘峰介绍说,近期整理环境时,发现了这口被遮挡多年的老井,虽然年代不详,但从整体造型、砌砖颜色、磨损程度来看,显然是一口老井。让管理所职工都很惊讶的是,多年未用,井水竟仍然清冽,可直接饮用。
如今,过云楼昔日收藏的书籍、字画都已由各地的博物馆、图书馆等机构收藏。潘峰认为,南京、北京正在争夺的“过云楼古籍”,花落谁家不重要,能保存下来就好。
据苏州文化界人士披露,上世纪90年代,干将西路2号内的“过云楼”修复之初,曾打算成立“过云楼陈列馆”,并征得顾氏后人顾笃璜同意出任馆长。顾笃璜也已做好准备,将其所藏的过云楼文献资料等无偿捐献,提供陈列。不料主办方提出每年需收取房租金18万元,由于没有偿付能力,只得作罢。
走出“干将西路2号”看到,昔日隐身在铁瓶巷内的过云楼,如今已非原来的深宅大院,东南两侧均已紧靠苏州古城内的主干道。4月刚开通的苏州地铁一号线,其中一个出站口就紧靠过云楼东侧围墙。
沿着人行道向西走出三十米左右,是“干将西路14号”。门口正上方挂着“苏州市风光三轮车服务有限公司”的招牌,门边左侧则镶嵌着“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过云楼”的牌子。无疑,这是昔日顾家大宅过云楼的又一处“碎片”。
走进门内,是粗壮的柱子,抬头一看,是精美的梁架雕花。风光公司工作人员朱先生介绍,这是苏州如今已少有的楠木厅,大柱子都是楠木的。
走进院落,工作人员正在修理三轮车。院落内,工作人员还养了信鸽、草鸡等动物,种了葡萄、茄子等植物。一方小天地,如今少了几分富贵气、书香气,多了几分市井生活的气息。
朱先生介绍,上世纪50年代开始,这家三轮车服务公司就在这里办公。多年来,一直有分散在海内外的顾家子孙前来探访祖宅,并感叹自己原来“住这面”、别人“住那边”。
14号内的第二进大宅,如今用木头搭出了两层。沿木楼梯走上第二层,昔日高不可攀的梁架雕花尽在眼前。公司负责人谢恰慰说,这些精美的木雕,是苏州的历史文化遗产,公司在这里办公,一直尽量保护好。比如,防治白蚁工作就要做好,否则会被蛀坏。还有防火也要重视。
昔日的顾家大宅,如今保存最好、名声最大的是花园部分——怡园。位居苏州古城中心的繁华商圈内,这座清末名园门票不贵,但外地游客不多,出入的多为苏州本地市民。对苏州历史文化颇有研究的徐新生老先生今年已86岁,他在怡园门口说,修这座园林,顾文彬邀请了很多画家进行设计,堪称“集名园之所长”,国学大师俞樾对此园评价极高。
“古籍不可再生,而且物以稀为贵。”徐新生认为,这批“过云楼古籍”拍出天价,值!他说,这批古籍中有不少宋版书,那是非常稀有、珍贵的。
据了解,2005年春季嘉德全国古籍善本拍卖会上,过云楼所藏近500册流传有序、保存完好的珍贵古籍,包括40册流传800年罕见的海内孤本宋代百科全书《锦绣万花谷》,以2310万元的价格被一神秘买家整体买下。苏州图书馆也曾设想使该批古籍重返苏州,可是最后由于经费难以筹集,只能放弃。今年6月4日拍卖,如今北京、南京所争抢的,就是2005年的那批书。
对于这批曾长期保存在苏州的古籍流散到外地,徐新生显得很超脱。他表示,自古以来,文物古玩一类的东西频繁易主是很正常的。与潘峰所长观点很相似,他也认为,只要保存好,不要在我们这代人手里弄坏了就行。
随后,记者又来到苏州图书馆。古籍部工作人员卿朝辉表示,宋代善本在收藏界素有“寸纸寸金”的说法,“过云楼秘藏古籍”创下中国古籍拍卖的世界纪录在情理之中,宋代善本价值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校勘精审、字大悦目等方面。
过云楼得名于苏东坡所说的“书画于人,不过是烟云过眼而已”。作为古籍研究人员,卿朝辉对于过云楼古籍善本未能回归苏州,表露出一丝遗憾。对于江苏与北京大学争古籍一事,他表示,希望能回到江苏,让这批书与70年代就已由南京图书馆收购的过云楼古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