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王林森山水画展亮相国博(多图)

王林森山水画展亮相国博(多图)

2012-06-26 23:06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开幕式剪彩 

   2012年6月26日,著名国画家王林森的山水画作品展“赣鄱神韵”在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这位当代江西画派名家是第一次在京举办个人画展,他所描绘的井冈之雄、匡庐之秀、三清之奇、龙虎之韵、鄱湖和赣江之浩淼颇具特色,受到全国业内许多名家关注,认为显示了当代江西画派创作探索的新成果。

本次展览由全国政协书画室、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主办,出席开幕式的有: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宗兴,江西省政协主席黄跃金,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孟晓驷,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冯远,江西省副省长朱虹,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中国美协副主席王明明等领导,以及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品田,中国国家画院前院长刘勃舒、龙瑞,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邵大箴,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薛永年,中国书协顾问、中国艺术报社社长张飙,江西美协名誉主席蔡超,江西美协主席杨金星等著名艺术家、评论家,及新闻媒体记者、观众近千人。

今年六十五岁的王林森,笔名五木,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江西画派研究会艺术顾问、江西省收藏家协会会长、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客座教授、南昌大学名誉教授;曾任中共江西省委统战部部长、省政协常务副主席。他多年来在繁忙的公务之余,笔耕不辍,醉心于中国画创作,曾在南昌、深圳等地数次参加群展并举办过两次个展。

 

开幕式现场

接续新山水画脉络推陈出新

王林森笔下多描绘江西风景名胜,他说这出于一种与生俱来且刻骨铭心的家乡情结,作为领导干部他曾走遍江西的山山水水,工作走访之余他习惯从艺术的角度观照、体验所见的山水,对江西山川形态和生态保护状况非常自豪,觉得赣鄱大地处处青山秀水、云蒸霞蔚,很值得抒写和赞美,理所当然就成为自己的主要绘画题材,将赣鄱山水意象演绎得既神采飞扬又情深意长,以此寄托乡土情感、憧憬美好未来。

同时,王林森对清初在全国很有影响的江西画派情有独钟,对罗牧、特别是对八大山人潜心追慕;对近现代画坛的创新性研究也多有涉猎,对傅抱石、李可染的作品和创见多有研读,并能较好地借鉴、应用于自己的创作实践。这正如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陈履生所说的,王林森在经历了早期遍临各家之后,“没有像传统的中国画家那样,在画谱和前人的规范中深耕细作,而是回到了生活,连接上了20世纪新山水画的传统,像他的同乡傅抱石先生那样,追寻笔墨的时代之变及其与这一时代之变相应的自我风格。”因此,他的作品既崇尚传统、又不囿于陈规,既兼收并蓄、又有独特面貌,画幅间一山一水的审美转换,自有雍容的格局和恢弘的气势,总显得劲健俊朗、大气清新。其画风画路无疑契合当今时代的审美取向,也表现出源自天赋才情和丰富阅历修养的艺术个性。

 

冯远在开幕式上致辞

画云雾别开生面大气磅礴

王林森的山水画具有大气磅礴、遒劲洒脱、滋润苍厚的风格,特别是他喜欢描绘的云气弥漫的景象,已成为其绘画作品的鲜明特征,受到许多业内人士包括著名美术评论家的关注和好评。他精心创作的《山因云而弥高》、《水因云而愈阔》、《画因云而更韵》这一组画,更直接将云的价值和意义以一种明白无误的表达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

云是人们常见的自然现象,具有气象万千、吞吐自若的特性。王林森认为它是山水画中流动的血脉,最能表达天地大美之神韵,因而倾心加以研究,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探索并博采众长,总结了一套画云的口诀。他较少采用常见的勾线与洇染之法,而更多的是用他自己所总结的“拖水带墨”、“写云见笔”之法来表现云雾的涌动和氤氲景象,力求在画幅上一笔一笔地把虚无缥缈的云彩画实,画出结构和动势,这在当代画坛极为少见,可谓别开生面。

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先生也认为,王林森的作品“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气磅礴、元气淋漓,颇具视觉冲击力的阳刚之气。这除了得益于他选题新颖、构图别致、用笔老辣、墨韵生动的基本功外,与他敢于并善于以云气作为其独钟的艺术语汇有很大的关系。”             

 

卢禹舜在开幕式上致辞

借“胡杨”倡导坚忍不拔的精神

王林森这次展出的73幅山水画,除绝大多数是画的江西山水外,还有8幅是描绘新疆和内蒙才有的胡杨木作品,显得引人注目。王林森告诉记者,他在内蒙额济纳旗“怪树林”写生,目睹那一大片横七竖八、枯而不倒不朽、甚至有的还长出新枝茂叶的胡杨树奇观后,曾愣在那里一个多小时动不了笔,眼泪瞬间就流了下来,内心深深感动于胡杨在异常恶劣环境下所表露出来的顽强生命力和意志力。

在王林森先生心中,胡杨不仅仅只是所描绘的一种客体,而更多的是一种表现强韧意志的精神象征。他十分感慨地说:“不到荒漠不知胡杨之壮美,不见胡杨不知生命之辉煌。胡杨尚且如此,人更需要这样一种精神!所以我画胡杨与其说是画一种树,倒不如说是在画一种精神。”

王林森先生把自己对艺术和人生的某些理解贯注于胡杨这一独特形象,把大写意的技艺与写实的手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看似随意,却成竹在胸;虽觉率直,而让人倍感笔力雄健,从而使胡杨成为其众多创作体裁中颇具个人面貌的代表,让一些传统的勾、皴、点、染技法,以及线条和枯墨的表现力得以在其中集中体现。下笔落墨之处,无一不显露出他爽朗、豪放、强韧的性格。

王林森先生运用国画这一艺术载体,无论是纵情笔墨写乡关也好,还是借胡杨表现顽强生命力也好,都具有独特的表现语境与审美理想。有专家认为,就审美倾向而言,传统山水画更多呈现的是荒野气、隐逸气、院派气,而士夫气和庙堂气稍逊。王林森的山水画则更多的是有士夫气和庙堂气,就像20世纪中期新山水画的探索者那样,注重发掘和表现当代山水、风物的新题材、新格局,他的作品不仅表现了他的个人风格,也表现了他对于中国画坛的看法,的确有着可喜的突破和可贵的创新。

 

王林森致答谢辞

王林森简介:

王林森:著名画家,笔名五木。江西樟树市人,1947年生,1964年10月参加工作,大学文化程度。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江西画派研究会艺术顾问、江西省收藏家协会会长;曾任湖南省湘乡市(县)委书记、江西省吉安地(市)委书记、江西省委统战部部长、江西省政协常务副主席,第十、十一届江西省委委员,十五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王林森在国画创作中远追八大、石涛,近学傅抱石、李可染,潜心于江西画派的艺术传承而加以革新,以气势雄健、笔墨淋漓著称。

 

画家王林森与著名理论家薛永年现场交流

 

展览作品

 

展览作品

 

展览作品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