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羽作品《色草》。1984年,参加第全国美展获荣誉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5月26日至8月19日,“世纪先驱———吴大羽作品展”在广州红专厂举行。
先驱总是孤独的。作为中国早期抽象画的一代宗师,吴大羽在给自己的学生吴冠中的书信中这样自述:“常耘于空漠”。
吴大羽是中国首批接受西方美术教育的艺术家之一。1922年留学法国,就读于法国国立高等美术专科学院,他的艺术多取法于法国现代绘画诸流派。回国后任教于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当时,西方绘画刚被引进中国,中国人开始也同当年法国市民一样看不懂印象派作品。而当初求学于此的吴冠中后来撰文指出:“吴大羽是杭州艺专的旗帜,杭州艺专则是介绍西方现代艺术的旗帜,在现代中国美术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1949年后,美术教育全盘因袭苏联模式,强调写实、具象风格,法国现代绘画中的抽象主义受到一定局限。吴大羽在此期间亦鲜有创作。据吴冠中的撰文回忆,“每次到他家总想看到他的作品,他总说没满意的,只偶或见到一二幅半具象半抽象的小幅,到他工作的单位油画雕塑室去找,也只见到极少几幅小幅,事实上,只保留给他二间小房,他能作大幅吗?”
直至逝世前多年,倔强的吴大羽“早已被挤出熙攘人间,躲进小楼成一统”。这位中国早期抽象画的一代宗师,在贫病中读书、作画。在给自己的学生吴冠中的书信中,他这样自述:“常耘于空漠”。
吴大羽逝于1988年。如今,他留存于世的作品数量甚少,而且难得展现,皆因早年创作的许多巨幅油画以及大量中小作品,都毁于战争或“文革”期间。今天所幸保存的,只有晚年所作的油画、部分草图、速写、素描及艺术心得、随笔、诗稿等。
当今天人们追本溯源,回到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源头,吴大羽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开创性的地位便会清楚显现。他对色彩美学、美与抽象等的探索走在时代之先,极具现代性和美学意义,也和现代西方野兽派、抽象表现主义等浪潮遥相契合,为中国艺术奠定一个发展方向。
但是,吴大羽一直没有得到主流美术界足够的重视。吴冠中在台湾出版的《吴大羽》画集序言中称其是“被遗忘的星”,赵无极甚至激烈呼吁要把吴大羽“摆回他应得的地位”。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赵春翔等人,这些今天已经享誉海内外的现代主义大师,都出于吴大羽门墙,受到他的启发和影响甚深。
今年5月,就在吴大羽作品展开幕前后,艺术品春拍在神州大地热烈上演。赵无极的抽象绘画作品一度拍出高价,被媒体惊喻为艺术品中的“硬通货”。
与此同时,在另一头的香港艺术博览会上,大量抽象艺术作品受到海内外画廊、国际藏家的热捧。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副教授胡斌告诉记者,往届艺博会上的卡通、具象风格作品在今年的展场上已经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抽象主义作品。这表明,市场取向正追随着学术界观念而动。
然而,热闹一向不属于吴大羽。在夏日的午后,红专厂C4馆“世纪先驱———吴大羽作品展”中,观众寥寥。惟有来红专厂拍照的三两青年偶尔经过,进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