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考古专家、重庆市考古所副所长袁东山对外发布最新研究成果:古钓鱼城面积应该超过13平方公里,要比现在我们看到的钓鱼城大5倍以上;威名远扬的“一字城”是正宗的“重庆造”,它在元代通过战争远传东南亚。
新发现一:
面积超13平方公里
袁东山从2004年开始对钓鱼城进行考古发掘。他介绍,去年5月,市文物考古所在配合钓鱼城城墙遗址修缮工程的文物调查中,新发现了南一字城西城墙上段。今年,市文物考古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据了解,目前钓鱼城的面积为2.5平方公里。“真正的古钓鱼城面积应该超过13平方公里。”袁东山介绍,通过对一字城的考古发现,这里不仅有军事防御区,还有政治经济区和居民生活区。
据了解,钓鱼城一字城分为南一字城和北一字城,共有四道城墙,总长近800米。可别小看了这800米,它们和嘉陵江相围合,共同筑成防线,使得钓鱼城整个东城半岛都划入钓鱼城的防御范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钓鱼城的范围应该是13平方公里。”
新发现二:
一字城系重庆造
两道一字城墙、悬崖、江水,这四个元素构成了一个闭合的一字城墙。
一字城在抗击蒙军进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蒙古兵不善水路,只得从一字城的东西两边进攻,而东西两道一字城墙就起到了防御的重要作用。”
让重庆人骄傲的是,这种重要的城防设施是正宗的重庆造。袁东山介绍,有关一字城最早的书面记载是在1259年,但最新考古发现,早在1242年钓鱼城就在使用一字城。
更值得自豪的是,一字城曾在东南亚多山滨水地带得到应用,“在元代时传到了越南。”
新发现三:
首次发现古代钢筋
袁东山透露,这一次的考古发掘中,第一次发现城墙中有一种特殊的构造———柱洞,“它叫永定柱,寓意永远安定,其实就是古代钢筋。”
据悉,这些柱洞嵌在城墙的石头中,共20个,分为斜洞和竖穴洞两种。有圆形、半圆形、方形、椭圆形,圆形最多,直径大约60厘米。这些柱洞从顶部打穿到城墙底部,再用坚硬的木棒插入柱洞中,就像现代钢筋对建筑加固一样。露在外面的部分,可以搭上软的皮草或者编织物,如果敌人的炮弹打过来能起到缓冲作用。
袁东山说,历史上的城墙有很多“软件”,柱洞就是其中之一,此外还有城墙外的木桩、篾笆、绳子等,都能起到防御作用。
昨日,记者联系上钓鱼城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对方称,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正在对钓鱼城的保护制定进一步规划。
钓鱼城
游览方向有变
现在游钓鱼城,得先坐车到山顶,从山上往下走。今后,游客得把车停在山下停车场,从山脚开始向山上爬。合川区旅游局副局长夏杨透露,连接钓鱼城大道到南水军码头的小塔旅游公路正在修建,预计今年10月完工。
夏杨介绍,钓鱼城游客接待中心主体工程已经完工,预计10月对外营业。南水军码头半边街停车场也正在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