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绝国织锦护臂“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研究西域文化更多的还要运用新的方法提出新的解释
大量谜题的产生源自对西域的典籍记载的缺乏,大多只是一鳞半爪,这就导致了依赖史料记载的传统史学家,在西域的研究上受到了局限。
没有那么多记载可查,就要依赖于考古发现,而宁强认为这正是新疆的优势所在——气候干燥,文物保存条件好。与此同时,这又是一项新的挑战,因为研究者要把文物当成史料本身,“其实实物比文字史料更加真实可靠,没有经过人为的删节、篡改或发挥,只是它需要一些新的观察问题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和解读。”
宁强发现面对西域出土的一些史前的东西,视觉分析的能力非常重要。“比如一块石刻,记录上写的是:上刻三人,一人手持弓,前绘一大象。但通过形象分析可以看出来三个人是男是女,互相之间是什么关系。还有的记录写着:此弓箭射。但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弓箭不是对着动物的要害部位,而是对着动物的蹄子在射。箭的前面也不是尖的,是分叉的,猎人只是要打伤动物,而不是要杀死动物。还有的石刻描绘的是一个壮汉用一块大石头从地上滚向动物的脚,也是要把动物的脚打残。把受伤的动物养起来,过冬的时候就有的吃了,这反映了那个地区正处于从狩猎到圈养的一个过渡期,从单纯的狩猎到圈养,是一个重大的生产方式的进步。”
解读出画面背后的内容,就重建起当时的生产、生活状态,一个单纯的记录者也就转变为一个研究者。宁强说,这就是他现在在西域做的事情,研究西域文化的时候,不仅是整理材料,更多的还要运用新的方法提出新的解释,读出文物里的信息,或许就可以推进西域与敦煌之间历史关联方面的研究。
不过西域考古的难度也是不能回避的,早期斯坦因、斯文赫定这些人只进行了粗浅的挖掘,将暴露出来的最明显的东西拿走了,而国内一直限于各种客观原因没有展开全面的发掘工作,只是对暴露出来的部分进行过再发掘,扩大一点战果。
“西域待开垦的地方太多了,考古大有可为,好多东西被沙子掩埋起来就像庞贝城一样,但沙子是流动的,未解之谜一定能解开。不过西域考古面临的挑战确实比内地多,一个是本地的考古力量还比较薄弱,其次是保护设施还没有那么完善,所以发掘肯定要谨慎进行。更何况研究人员如果去罗布泊或塔克拉玛干沙漠这样的地方发掘,恐怕还会面临生命危险。”
但宁强又补充道:“现在国家的投入大了,资料也比较系统了,很多早期的研究著作已经翻译成中文或正在翻译当中。新疆考古所的李文英所长还送了我一箱书,都是他们所近年来出版的一些研究成果,是对多年工作的一个总结。”
他感慨,新疆的考古界同行都非常友好,有很强的合作精神,让他对西域研究的兴趣和信心又增强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