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泥火幻化的唐代绞胎艺术(组图)

泥火幻化的唐代绞胎艺术(组图)

2021-04-01 13:06 文章来源:收藏杂志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唐]棕黄釉绞胎盒 口径5.5厘米

[唐]巩义窑绞胎三足炉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高11厘米

绞胎的工艺

所谓“绞胎”,其制作工艺就是把配出的不同色调的泥料切成薄片,相间堆叠,按要求挤压、绞揉或拼接制作成型,然后施釉,入窑焙烧。柔软的色泥因扭曲掺和,便呈现出类似树木年轮、花岗岩或花卉一样的纹理。它是唐代兴起的一种特殊工艺,也称绞胎或绞泥。目前已经发现的唐代烧造绞胎器的窑口有河南巩义的黄冶窑与白河窑, 陕西长安醴泉坊窑等,其中以黄冶窑为代表,不仅产量大、形制多,而且花纹美。 

通过整理与研究发现,唐代的绞胎器以枕为最多,且多出土于北方唐墓,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瓷枕在唐代社会生活中的功能作用。而窑址,特别是巩义窑址大量出土的绞胎标本,与各地城址中出土的绞胎器可以完全对应,甚至极具相似性, 因此生动再现了该类产品由生产、运输到销售与消费的一系列完整产业链条。由于地缘接近的优势,唐代巩义窑绞胎工艺并未因改朝换代的历史硝烟而随风消逝,而是以焦作当阳峪窑为代表,在宋代继续发展壮大,但该窑的绞胎产品则不再以枕为主,而是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了。

本文编辑整理自北京 / 杨俊艳《泥火幻化的唐代绞胎艺术》一文,已做删减,原文刊载于2018年《收藏》8月刊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