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艺 > 快节奏与慢功夫——“青春心印”策展团队访谈(组图)

快节奏与慢功夫——“青春心印”策展团队访谈(组图)

2021-06-21 14:48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关山月美术馆2014年开始的品牌展览“青春心印——关山月美术馆青年工笔画展”到今年已经举办第八届。本届工笔画展由陈湘波、陈孟昕任总策展人,朱小钧任学术主持,贺翔、刘慕仪、陈博任策展人,共展出50位艺术家的150余件作品。

本届展览沿用“主题展+空间项目”的展览结构,最终选出48位青年工笔画家,以及两个空间项目。其中,中央厅、C厅为 “青春心印”主题展,A、 B厅分别为艺术家苗瀚文的空间项目“隐·显”、艺术家毛嘉的空间项目“此·在”。此次展览作品以架上绘画、综合材料和装置等多种形式呈现。

“青春心印”策展团队访谈

工笔画在今天有哪些新的发展?

陈孟昕:我们要向优秀的历史传统学习,今天我们可以借助网络,清晰地看到各个朝代的绘画及洞窟艺术、寺庙壁画,能从精美的细节中看到赋彩施色、线条描绘的气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今天工笔画的新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民间艺术也是一个广阔的,取之不尽的视觉文化源泉,我认为我们发掘的还不够。大家都清楚有这样一个路径,比如说很多人从皮影、剪纸、彩绘等汲取营养,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能明显看到民间艺术的滋润。现在国家对民间艺术的支持、挖掘、保护的力度在不断加大,属视觉造型艺术形式的种类丰富多元,这也为众多艺术家创造性转换提供了可能性。“青春心印”展览设置的空间项目已经进行了三年,从这个形式中我们也能看出艺术家秉持着工笔画的精神在不同维度展开的积极探索。

面对工笔画展览的策展与其他形式的作品有哪些限制与优势?

陈湘波:在策展的过程中,我认工笔画和写意画作为两种不同的中国传统艺术样式,却同样是以追求对“意境”的表现为目的的,可以说是殊途同归的两种艺术样式。工笔画一方面以“应物象形”为手段,因此它有写实的要求;另一方面它的形式因素又决定了它不可能完全写实,因为工笔画中的线条在真实物象上是找不到的,色彩也是象征性的表达,它们只是用来反映艺术家对事物视觉感受的虚拟性的表达。因此,工笔画就具有了写实与非写实的双重矛盾,然而,在这对矛盾中,工笔画的形式特点恰恰又是集中体现在非写实,即艺术语言的虚拟性上的。

柴龙《春-狐》42x80cm-2020-绢本

崔鹤龄--鹤鸣九皋-63×45cm-绢本设色-2020年

严格来说,工笔画不可能也不必要完全逼肖对象,其所谓的写实,只是相对于写意而言的,它也不必像西洋画那样对物象进行逼真的描绘。我们也应该看到,工笔画的这种艺术语言的虚拟性所日益显示出来的兼容性和可塑性,以及它对民间艺术、宗教艺术、传统艺术、西方艺术的吸收,为其向现代形式的衍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谷晓伟-梦仙谣-65×85cm-纸本设色2020

任何画种都有它的独到性和局限性,因此必须善于扬长避短。就工笔画而言,挖掘其特有的功能,使其尽可能地体现画种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完善的艺术语言与丰富的意境的表达完美的结合,去表征生活中的人文精神,如此,方有可能拓展现代工笔画的语境和图式。

朱小钧:正如陈馆长所言,今天我们谈论工笔画的情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在这个背景中便可以继续慢慢摸索、拓宽它的边缘,与其他艺术如中国各传统艺术门类、西方及其他地区艺术各流派,甚至是突破纯视觉感知的具有观念性的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影像艺术、数字艺术等需要观众与作品进行视觉、触觉、嗅觉等多方面互动的艺术门类分享彼此的差异性、特殊性,也可以就共同面对的一些问题,从自身擅长的方向予以解决。如此,处于不断生成中的新的工笔画概念也将使得工笔画的策展方式拥有无限广博的空间。

黄珍珍-《观复·恬》2021-40x72cm-绢本

李菲菲-白马非马-2021-69x69cm-绢本

“青春心印”到现在举办了八届,总结整个历程,都有哪些变化?

策展团队:“青春心印”的发展历程也是项目自身定位逐渐明晰的过程。比如,一开始项目并没有明确的目标观众,可以是艺术家、相关从业人员,也可以是公众。从第六届开始,我们明确了展览是给谁看的,确定了展览是给公众看的,是要满足公众的不同文化需求。而明确的服务对象,也让展览筹备期间遇到的很多问题有了解决的方向。

李金朵-生命十三态(四)61x30-(1)

项目最大的变化是从对中国青年工笔画家整体印象的呈现,向搭建青年工笔画家与公众之间“对话”桥梁的转变,是一个从整体印象走向个人体验的过程。第六届时,我们设置了“青春心印主题展”+“空间项目”的展览结构,展出的艺术家人数从一开始的一百多位到第八届的五十位。第九届、第十届,这个数字可能还会有更明显的下降。与此同时,每位艺术家参展作品的数量却在逐年增多,且成系列的比重也在不断加大。

凌海鹏-0·零中记-(4),尺寸:50×68cm,材质:宣纸水墨,年代:2020

经过这样的转变,很多人在走进展厅时,心境也就随之变化。以往公众走进展厅时看到的是一个看似清晰,但实际上又无法被描述、归纳的整体印象。看完展览,心里记住的也多是自己关注的独立作品。而现在,再走进展厅时,尤其是“空间项目”,就能不自觉地进入艺术家的世界,了解他们一时期的具体所感、所想,以及他们把这些感悟转译成艺术作品的方式。

马蝶-《回》、71.5_62.5、绢本设色、2020

就参展的作品而言,我们觉得“变化”一词用在“空间项目”中更为合适,因为“变化”有一个潜在的前提,那就是同一事物的线性发展,“空间项目”就是统筹呈现同一艺术家围绕自身创作理念在不同阶段的创作。而“青春心印”主展厅为群展,用“不同”一词可能更为合适,因为这里呈现的方式并非我们习惯上为方便理解而梳理出来的单一的线性叙事,而是不同艺术家在面对被“共享”的同一个世界时,所选择的不同的关注方向和采取的不同的创作办法。因为项目自身秉持着“开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原则,因此,展出的作品除了会有我们熟悉的工笔画作品外,也会有打破我们对传统双钩填彩、三矾九染传统工笔画的惯常认知的“新工笔”,我们也是希望通过呈现这些游走于工笔画界限边缘的作品,能够引发公众的一些思考和讨论,从而让我们更加认清工笔画之“工”的精神内核。

王中宇《玩儿》系列之纸牌塔 60x64cm  绢本设色  2020年

空间项目已经开设了三年,工笔画和空间是如何协调合作的?

策展团队:空间项目的设置是基于我们搭建青年工笔画家与公众之间“对话”桥梁的目的。很多事情不能一蹴而就,既要充分考虑往届项目的策划惯性,也要调和各合作方的意见。空间项目开设三年,它与主题展厅良好互动,弥补了主题展相对单一的呈现方式,让大家看到了空间概念下工笔画呈现方式的可行与优势。其实,空间项目本身就是一件基于艺术家单件艺术作品的整体作品,整个空间的布局,作品呈现的方式,展陈的特色均与艺术家试图传达的理念紧密相连。从执行层面来讲,重要的一点可能在于逐渐让审批层面的人习惯、接受继而支持这种群体工笔画展的策划模式。我们有想过,等到第十届,或许可以选择十位优秀的青年工笔画家,各自从最能体现自己作品及创作理念的角度与方式,搭建十个有意思的空间,让公众在每个空间作品里都能沉下来、走进去,不仅仅只是欣赏作品本身,也有意愿去了解这代艺术家关注与关心的对象。这三届的空间项目可以说是桥头堡,是项目未来呈现模式的铺垫与试探。

苗瀚文-《殇》系列-2-75cm×52cm-纸本设色-2020

苗瀚文(“隐·显”项目艺术家):“隐·显”的空间项目整体上利用了光影的效果,形成虚与实、明与暗的多重关系的对比。灯光将吊装的字体打在地上,投下主题的影子在地上,是一个比较温和的处理方法,这与工笔画技法的精神气质是统一的。另外,我有一件纸飞机的作品,策展人团队在布展的空间上专门设置了一个光影互动的效果,将“隐·显”的主题通过身体的互动带入了心理空间。

毛嘉《Ecce-Homo——31》40cm×27cm绢本设色2019

毛嘉(“此·在”项目艺术家):这个项目的主体“此·在”来自于我在疫情期间长时间居家的个人体验。因为没有太多外面的活动,待在屋里让我有时间反思自己的生活和创作。之前我的作品相对具象,会在细节的描绘和形式的塑造上下功夫。新作品几何形的组合通过一种抽象的形式回应特殊时期个人体验的变化。展览现场采用了一种由浅入深的观展路线,观众可以通过慢慢走近中间的雕塑,来一层一层剥离自我的感受。

詹佶昂《白居游》创作材料:绢本-淡彩-银箔-创作时间:2020创作尺寸:37X47cm 

赵鹏-寅之二40x47cm绢本水墨设色2020

工笔画是一个精细的,需要大量时间来完成的创作,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与日常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策展团队:快节奏与慢功夫,这两个词在一起的时候更能突显对方的内涵。我们处在信息化时代,海量多元的文化信息,丰富了创作题材和展现形式,新媒体走入每个人的生活,人人都可以随时表达自我,这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我们惯常划分的工作与娱乐的界限,让我们认为自己不再专注并且浪费了很多时间,但是,这种散漫与浪费可能未必都是无益的,紧绷之后的出神可能会成为艺术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从另一方面讲,在有WiFi的地方我们看上去全知全能,可实际上我们对任何事情的把握都变弱了,我们更习惯于从各类观点中拼凑出自己认为确定的事,以往,对信息资源的掌握是一大优势,而如今反倒成了最大的负担。工笔画作为一个慢的艺术,它与各行各业一样,要做到极致,慢功夫都是少不了的。今天的工笔画领域确实也存在不少机械化、流水线生产的作品,这些作品未必一定是坏,或许很多年以后,它会从一个侧面向我们解读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而那时,再反观这一类作品,或许也会像我们曾经对待传统工笔画的方式那样,赋予这类作品以不一样的文化内涵。


责任编辑:冰承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