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 消夏有良方
▲仇英《凉亭消夏图》
▲苏汉臣《荷塘消夏图》
在酷暑炎热的季节,没有空调的古人如何纳凉呢?那时也有避暑山庄、窖冰或冷饮等消暑,但是这些是皇家和达官贵人所能享受的,多数百姓还是借助大自然的环境,走近山川河流,听泉间流水,融入绿树翠竹之中,心静自然凉。其纳凉方式不仅环保低碳,而且是情趣盎然,充满着诗情画意。如唐寅的《石林消夏图》、文徵明的《纳凉图》等都是借助大自然的环境,平心静气,驱除烦热。宋人的《槐荫消夏图》和《柳荫高士图》都是在树荫下,仰卧在凉榻上,或坐于凉席上,袒胸露腹,闭目养神,或慵懒地翻看手中书卷,或喝几杯酒,打发夏日的酷热。
宋代宫廷画家苏汉臣的《荷塘消夏图》描绘了在荷塘边纳凉的美女。画中的荷塘碧水涟漪,荷叶田田,芙蓉怒放,红荷灼灼,白荷皎皎,粉荷盈盈;岸边垂柳依依,枝条拂弄水面,亭台耸立,锦檐绣甍,雕栏玉砌,景色宜人。两位仕女衣着素雅,凭栏观荷,一边乘凉,一边感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荷花品格。“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一阵阵热风经过荷塘浮在水面吹来,顿时变得十分凉爽,并且伴着荷香,令人心旷神怡。在酷暑难熬之日,到荷塘边既能纳凉,又能观荷。杨万里在《暑热游荷在池上》一诗中说:“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此诗写得妙趣横生,不仅人怕热,而且荷花也怕热,躲在碧伞似的荷叶下乘凉呢。北宋诗人秦观寻访到一个绝离烦热的避暑佳所,那就是位于画桥南畔绿柳成行的荷塘边,他安上胡床,斜躺在上面,尽情领略纳凉的悠闲自在。船妹子的笛声在水面萦绕起伏,盛开的莲花在风中飘着幽香,沁人心脾。他不由地写下了《纳凉》一诗:“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明代画家仇英的《凉亭消夏图》描绘的是在山中的凉亭中消夏的情景。画面上崇山峻岭,青峰叠翠,白云环绕,犹如仙境。山间瀑布飞流,泉水淙淙,在青松翠竹、茂密树木的掩映下,有一座豪华别墅,只见楼阁临水而建,亭廊舫榭,飞阁耸翠,或锦檐绣甍、雕栏玉砌,或翘脊高啄,钩心斗角。凉亭之上,两位身着官服之人凭栏而坐,品茗交谈,似倾听山中的阵阵松涛,又似观看眼前如练碧水,一童子侍立一旁。《凉亭消夏图》以青绿冷色调为主,青山绿水,生机盎然,观之顿觉周身凉爽,心旷神怡。从题识上看,此画作于明朝嘉靖辛卯年(1531年)七月二十六日,右上有好友文徵明题记:“中有仙人宅,幽深不计年。松杉巢白鹤,楼阁涌青莲。野色孤云外,苍苔落照前。几多尘俗梦,到此一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