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 1937年 布面油彩画 高:146厘米 宽:89厘米 斯德哥尔摩 现代艺术博物馆
1937年的《分组》标志着画家跨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几乎发展到了不理性程度的有趣本能,以及近乎超现实主义的符号语言,打破了创作的外在理论要求。于是,康定斯基似乎又回归到“浪漫”、甚至有些神秘的趣味中:平静而舒缓的蓝色占据了整个画面,小动物们(如昆虫、甲壳类动物)则无拘无束地游走于其中。
在艺术生涯的前期,康定斯基追求绘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始终以热烈地寻求构造的抽象化为基础。而在巴黎期间,他对绝对透明的征服取代了这种追求。在1940年《再》和1941年《构图》这两幅作品中,画布的表面被随意地划定,上面出现的基本符号不多,有几何形,也有生物形态,似乎在向外辐射。线与线部分重叠,颜色精妙多变,还有波浪形的细网,让它们之间保持着某种神秘的联系。形状和颜色最终会一直遵循某种隐秘的对应关系,其中的复杂性让人联想到阿诺尔德·勋伯格首创的十二音体系(音阶中的十二个音符比重相同,因此也就没有了调性)。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康定斯基是勋伯格坚定的崇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