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古老师仙逝后,一九八四年秋崔培鲁手持画笔进军上海,并于次年年初如愿在上海博物馆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得到上海画坛众多艺术大师前辈及同行们的赞许。其实,崔培鲁的牡丹、兰竹等作品也画得非常出色,其人物画山水画亦多有涉猎且画出了较高水平。香港新闻媒体曾以“葡萄王”“牡丹王”赞誉崔培鲁,但崔培鲁先生并不认可。他认为当今画坛称这王那王的太多了,且大都为自封的,唯有“崔葡萄”美称是恩师王小古赐予的。因而,弘扬“崔葡萄”正是对恩师最好的回报和缅怀,也是对中国画最好的继承和发展。此后,崔培鲁便更加潜心予中国画艺术的创作和研究。他“走南闯北”,四处求教各派师友,取诸家之长,并与同行相互学习和交流。
崔培鲁先生的葡萄作品是深具时代价值的艺术载体,“崔葡萄”之艺术是国家文化层面的艺术,被国家有关部门推举为“国家文化传承人”予以褒扬。“崔葡萄”既是民族的,亦为世界的。他作为中国画家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亦做出了重大贡献,相继在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印度、泰国及港澳等地区举办个人画展和艺术交流。所到之处作品皆大获赞誉并被收藏。尤其是出访印度的讲学与个人画展,受到印度最高外交文化机构 ICCR 的邀请,是继徐悲鸿之后首次中印两国官方美术领域内的艺术交流。回国后特向中国美术家协会汇报了出访印度的成果,且为后来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访印作了前导性的铺垫。特别是一九九七年六月,他受文化部外联局的派遣,奔赴英国进行了一个月的文化交流,并于中国驻英大使馆文化处举办个人画展及文化交流,这是香港回归前夕,中英两国的一次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动,他为中国文化在海外传播架起了一座座“艺术之桥”。为此他相继荣获“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精英奖”、“国际书画名人成就奖”和“世界文化艺术交流功勋金奖”等奖项。个人传记作品入编《世界现代美术词典》、《世界名人录》、《今日中国美术》等大型文献。又相继出版发行《崔培鲁画集》,《崔培鲁牡丹画集》、《崔培鲁作品选》、《美术家崔培鲁》画册以及《中国文化》出版发行的《国家文化传承人物.崔培鲁》个人专刊。崔培鲁的代表作品相继被首都人民大会堂,美国维吉尼亚州国家博物馆,中国驻英大使馆、驻印大使馆、香港中国银行大厦、伦敦金融街中银大厦等中外机构收藏。文化部代部长贺敬之出访日本时曾把他的葡萄图和牡丹图作为国礼赠送给前日本首相海部俊树,另有许多优秀作品也多次被中央统战部、外交部及驻外使馆等机构收藏并作为国礼赠送给国际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