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求解!以手工艺带动传统文化综合发展(图)

求解!以手工艺带动传统文化综合发展(图)

2021-10-29 11:44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开栏的话: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作为资助我国文化艺术研究和培养相关人才的载体,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艺术学体系、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繁荣发展哲学和社会科学服务方面发挥着引领示范的重要作用。为重点呈现我国文化艺术建设和旅游发展重大理论、现实问题研究成果,本报特开设“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推介”专栏,借助业内专家的学术力量,助力提升艺术学学科的社会影响力,增强艺术学学科研究成果的社会转化功能。

1

考虑社会主要矛盾

求解传统手工艺创造性转化中的瓶颈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民众不断追求技术革新和观念革新带来的新体验、新方法,部分工匠放弃传统手艺追求更高更快的收入途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状况也使得偏远地区民众更加渴望对科技工具和外来文化的追求,民众正逐渐摆脱对传统造物的依赖。传统手工艺作为中华造物艺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于我国传统农业社会,来源于民众日常生活,其传承及其创造性转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乡村振兴以及文化产业和文化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当前,传统手工艺受市场需求和民众接受程度约束,传承呈现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易上手操作、广受民众喜爱的手工艺类型为农村手工艺产业带来发展机会,大大增加了民众就业机遇和收入,但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现代手工艺品类多以“来样定制”形式组织生产,对个体的生产要求不高,虽从业者广泛,但缺乏一定数量的技艺精湛的群体。另一方面,一些冷门独专的传统手工艺由于缺乏市场需求,老一辈从业者谋求收入更高的职业,年轻一辈缺乏主动传承动机,传承情况不佳,这为传统手工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带来障碍。

同时,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产品同质化严重。农村手工艺加工可观销量的背后,往往意味着某一类型手工艺的区域垄断式集中生产。一般在产业基地集中生产再销往全国乃至全世界,这使得各地旅游景点纪念品区销售的手工艺产品来源一致,大同小异。以各地博物馆为代表的单位已积极对地方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有意识地进行地方资源的针对性创新,而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传统手工艺尚缺乏产品设计新意,未能突显地方手工艺特色。

除此之外,基础性研究是传统手工艺进行创造性转化的依据和资源,但我国仍旧缺乏传统手工艺的系统性基础研究。我国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研究由图案学开始,20世纪50年代由工艺美术学逐渐取代,随着学科的拓展,工艺美术向民艺学、造物艺术等领域扩散,逐步形成今天以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艺美术研究方法。已有成果在对工艺美术的基本特征和演进脉络方面研究较为充分,也具有一定数量的与现代社会相结合的专题研究,从整体层面开展的基础性、系统性研究反而缺乏,尤其缺少资料的文本库和电子数据库。近年有《中国工艺美术全集》等系统展示了较为完整的工艺类型;“中国民艺馆丛书”以图片形式详细展示代表性工艺美术作品,具有极高的产品转化价值。

立足乡村振兴

谋求传统手工艺现代性转化

传统手工艺的现代性转化应立足于农村的发展,为农民谋求在地化生产机会,是在实施乡村振兴、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有效方案。传统手工艺是扎根于农村社会的艺术类型,是农民曾经在日常生活中朝夕与共的日用物,农民对传统手工艺具有文化情感和技术优势。

现阶段农村手工艺产业机制已初步形成,主要有三种产业整合方式:一是以独立农民手艺人带动区域横向联合发展的产业路线,二是以专一规模化生产带动配套产业出现的辐射生产方式,三是多元产业交叉发展的联动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传统手工艺现代性转化的进一步优化应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充分考虑手工艺的现代性问题、地域文化的强化发展问题等。结合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困境,对其现代性转化提出以下建议:

提升从业者的专业技术能力,有层次地培养地方手工艺人才。在一定区域内,应有针对、有计划、有层次地培养手工艺从业者。高水平者一般为已发展成熟的手工艺者,技艺精湛,代表地方特色手工艺的最高水平,能够进行一定的创新性创作,同时能够承担教学、传承任务,发挥技艺高超者为中心的带动发展作用。中级水平者能够独立完成高质量手工艺产品生产,能带动初学者学习技能,是加工生产中的主要力量。一般水平者经过学习培养,掌握手工艺基本技巧,能够进入辅助加工生产环节,能在生产中学习提升。传统手工艺的类型和从业者不可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局限,相关部门应制定农村手工艺人才管理制度和评级标准,拓展从业者范围,定期举办学习培训和晋级考核,积极给与各级手工艺人政策支持和鼓励,提升手工艺者技术水平,从生产根源上拉动手工艺产品质量提升。

加强基础性系统性研究,发掘传统手工艺资源,建立公共数据库。 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艺是文化产业发展不可忽视的资源,基本资料的系统整理是传统手工艺保护的必要工作,基础资源的整合是手工艺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的源头环节,资源的公开将为传统手工艺的转化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有助于提升传统手工艺现代转化的质量。在基础研究中,各地应通过收集、走访等办法开展传统手工艺资源普查,构建民间工艺的地方文化体系。数据库应记录手工艺的使用方法、制作方法、工艺技巧、传承情况,并配以高清的图像资料,逐步构建起全面、立体、公开的资源库。基础研究将促进传统手工艺的科学研究和现代性转化,将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提供坚强支撑。

加强手工艺的设计教育转化,产学研联动助力地方特色养成。设计是实现传统手工艺现代性转化的高效途径,高校和企业应承担发掘特色传统手工艺资源、帮助形成地方文化特色的任务。在旅游资源丰富发展的当下,地方传统手工艺的发掘可以县市为单位,通过设计产品转化使地方文化特色得到充分施展。高校应在大学生的设计教育课程中将传统文化因素和地方文化资源纳入教学视野,积极探寻传统手工艺向现代生活转化的切入点,引导相关专业大学生树立立足当下、服务地方的职业道德意识。高校完成传统手工艺的现代性转化研发后,应通过政府的牵线搭桥与企业合作对接,实现产品落地生产;企业应及时反馈市场信息,共同调整和更新产品。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使教育、研究、市场充分结合,产学研的良性循环将切实服务乡村振兴。

加强传统手工艺在互联网中的传播传承,拓展手工艺跨界合作的可能性。传统手工艺应适应互联网时代特征,积极利用互联网传播传承并带动生产销售。引导手工艺者进驻短视频平台,通过对传承人、传统手工艺企业予以互联网信息内容指导,大幅度提高传统手工艺网络内容质量,通过给与流量扶持,增加传统手工艺的互联网传播率,利用好网民的生活碎片化时间,增加网民对传统手工艺的随机性交易数量。改变传统手工艺者的固化思维,以互联网为媒介搭建手工艺跨界合作的桥梁,增加手工艺与各行各业合作的机会,在互联网中广泛探索传统手工艺的生存空间。

以手工艺带动传统文化综合发展,建立区域性整体保护机制。中华传统文化是整体统一的文化体系,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不应受到门类的限制,应建立传统文化间互动关联的保护模式。民间手工艺是与民众生活整体相关的文化现象,不仅仅与技术、艺术相关,还涉及到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许多方面。将传统手工艺直接转化为产品是站在生产角度的局部拓展,与此同时应对其从精神层面进行综合发展。比如,在文化资源向旅游资源转化的过程中,注意使用传统文化的区域整体保护机制,通过传统节日的恢复加强类型之间的联动,让民众能够在体验中整体感知传统文化。对少年儿童的传统文化培养需从高层整体着眼,加强传统文化课程的综合开发,从美育角度对少儿给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综合指引。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