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是近现代书法大家、政治家、教育家,尤以草书闻名天下。
于右任是陕西三原人,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他早年是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上世纪中国书坛达力可扛鼎境界者,要数康有为、于右任、李志敏、沙孟海等几人。他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办人和复旦大学、私立南通大学校董等。1949年11月随国民党政府迁往台湾。1950年8月中国国民党改造委员会成立,他任评议委员,并先后担任过国民政府审计院长、监察院长,1964年11月10日病逝。他善书法,喜作诗,晚年诗作眷恋大陆之情颇深。著有《右任诗存》、《右任文存》、《右任墨存》。
于右任 草书
释文: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
“笔走龙蛇迈古今”是于右任书法的特色,他是中国书法大家,善王体楷书、北魏体书,尤以草书为最。在清末明初期间,碑帖合流融合发展,成为日渐明显的一个转折点。于右任就是居于这个转折点的代表书家之一。于右任的草书独具特色,笔走龙蛇,大气磅礴,雄健雅致,兼而有之。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有“北于南郑”之说(“南郑”指郑孝胥),今又被尊称为“当代草圣”、“近代书圣”,在海内外享有盛誉。他一生作品数量甚多。原因在于于先生对于求字的人,向来都是来者不拒。在于先生看来,“写字是最好的运动,也是快乐的工作。人家求你的字,总是喜欢你的字,”于是,有求必应。他一生致力于碑学书法研习,不遗余力地倡导和推广“标准草书”,成就卓著,因此,更是现代书法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书法大家。于先生的作品传世数量甚巨,收藏时要量力而为,重在珍稀作品,以价格合理为第一要务。于右任使碑帖融合,虽然在于氏之后,固然有以碑帖之界画地为牢者,但非碑非帖或亦碑亦帖的书法探求日益成为主流。这也是于右任书法的根本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