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晒晒宋代文人的压箱底宝贝(组图)

晒晒宋代文人的压箱底宝贝(组图)

2021-11-15 13:17 文章来源:美术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明 仇英  西园雅集图  纸本 轴 水墨 86.6x30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仇英  西园雅集图  纸本 轴 水墨 86.6x30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元祐年间,宋神宗朝附马都尉王诜邀请了以苏轼为代表的当时16位文人雅士以及他们的侍从来自己家中聚会,聚会活动的主要内容则是作画、学禅、论艺、咏诗、品鉴书画。这16 位文人雅士分别是:苏轼、王诜、苏辙、蔡天启、李瑞叔、黄庭坚、米元章、秦观、陈碧虚、张来、郑靖老、晃补之、刘巨济、王仲至、圆通大师、李公麟。作品由李公麟完成,取名《西园雅集图》。从中可一窥宋代文人的日常。

宋代书画文玩收藏,非常普及,且流通量大,李清照、赵明诚夫妇收藏金石书画碑版,伫满几个房间,“荣辑子邕酷好图画,务广藏蓄,每三伏中曝之,各行其类,循此开展,遍满其家,每一种日日更换,旬日始了,好事家鲜其比也。”(邓椿《画继·卷八》)“刘子礼以一百千钱,买钱枢密家画五百轴,不开看,直交过。钱氏喜,既交画,只一轴卢鸿自画《草堂图》已直百千金,其他常笔固多也。”(米芾《画史》)

虽然书画作品有明确的价格,有专门的市场,但宋代文人收藏书画更多是为了自己欣赏,并不为保值、升值。在流通环节更多的是相互交换,这体现了宋代文人豁达通脱的收藏理念,米芾认为“(书画收藏)人生适目之事,看久即厌,时易新玩。两适其欲,乃是达者”。(米芾《画史》)

苏轼更以自身经历阐发其豁达的收藏心态:“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以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画,岂不颠倒错谬,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过眼,百鸟感耳,岂不欣然接之,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常为吾乐,而不为吾病。”(苏轼《宝绘堂记》)

/ 书画交易频频 /

在宋人的画史、笔记中,书画交换的记载比比皆是。

“王晋卿昔易六幅黄筌《风牡丹图》与余,后易白戴牛小幅于翁子鸿字远复,上有太宗御书‘戴嵩牛’……,后牛易怀素绢帖及陆机、卫恒等摹晋帖,与数种同归刘泾。又尝王晋卿以《照夜白》题曰‘王侍中家物’,以两度牒置易颜书,朱巨川告于余,刘以砚山一石易马去……。”(米芾《画史》)

“蒋长源字仲永,收《宣王姜后免冠谏图》宣王白帽,此六朝冠也。《王戎像》元在余家,易李邕帖与吕端问,已上皆假顾恺之笔,元以怀素帖易于王诜字晋卿家。”(米芾《画史》)

“余昔购丁氏蜀人李昇山水一帧,细秀而润,上危峰,下桥涉,中瀑泉,松有三十余株,小字题松身,曰:‘蜀人李昇’。以易刘泾古帖。刘刮去字,题曰‘李思训’,易与赵叔盎,今人好伪不好真,使人叹息。”(米芾《画史》)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