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缅怀机械学家刘仙洲院士⊙《科海追星》之二百四十七
◎古械隐传智慧,文明早耀天烛。先祖聪灵藏历史,考证据实定有无。源寻岁月初。本土教材自创,工程技贯百途。协作工读合一体,热血涓滴化万珠。身融华夏书。(《破阵子》—张飙)
◎今天是刘仙洲院士(1890年1月27日-1975年10月6日)的诞辰纪念日。他是机械学家和机械工程教育家,上世纪初,他就认为中国工科高等教育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色彩,大学都采用外国教材甚至用外语讲课,长此下去,我国学术永无独立之日。他坚持用汉语讲课,发奋编写中文教材,成为中国自编工科大学教科书的创始人。他统一了我国机械名词,造出“熵”、“焓”等字表达重要概念。他是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古代在简单机械的各种原动及传动机械方面的发明创造,有些项目大大早于其他国家,为人类科学技术史增添了新篇章。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仙洲说:“我们应当根据现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实事求是地,依据充分的证据,把我国历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分别的整理出来。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早就是早,晚就是晚。”如西方一般认为,机械传动的天文钟是欧洲人在14世纪初创始的。刘仙洲经过长达20年的研究认定,早在公元130年,东汉张衡的水力天文仪就已附有机械性计时器,并据此于1953年编导了一部科教片《钟》。他的结论令世界学界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