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典故
如此坚硬、千年不倒的城墙,让人不禁好奇虞国的灭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商朝末年,当时的西伯侯有三子,按说应当是长子继承其位,可那时第三子生了一个叫姬昌的孩子,他十分偏爱,便有意让姬昌来继位。见到此状,兄弟俩有意让出继承权,便跑到了南方。当地人钦佩兄弟两人的贤明纷纷归顺他们,建立了一个国家,这就是后来称霸春秋的吴国。
后来,继任西伯侯的姬昌之子姬发,率兵讨伐商纣成功后,建立周朝,做了天子,开始大封诸侯。姬发想到了当初太伯等人的让位之功,于是派人前往南方寻找他们的子嗣,希望有所补偿。
而此时,吴国的王位已传到第四代子嗣周章这里。周章有一个弟弟,名为虞仲,还没有封国。于是,姬发便把虞仲加封成了诸侯,也就是虞国的第一位国君。虞仲与他的后代苦心经营近400年,历经12代国君,使原本贫穷落后的小国,建成了民生殷实、文化发达的国家。
公元前658年,晋国开始向外扩张。邻近的两个小国,虞国和虢国之间关系不错,不论讨伐哪个国,另一国便会出兵救援。晋献公的大臣献了一离间计,虞国国君贪婪,可以投其所好。他们便以讨伐虢国为名,向邻国虞国借路,虞国国君贪图晋献公的宝马和美玉,借道给了晋国军队。
而晋国在攻克虢国下阳后的第三年,再一次假道伐虢。虞王不听大臣“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晋军灭虢国回师途中,顺路便把虞国也灭了。
“所以,历史上假虞灭虢,准确说是两次借道。”张和成说。如此惨痛的教训,可悲可叹,因此成为三十六计之一,用以警醒之后的国君、军事家,让历史不再重演。
当年,虞国、虢国接连被灭,虢国国君的墓地在20世纪50年代被发现,而虞国国君墓地至今不知在何处,甚至国君名讳在史书中也是一片空白。
“墓葬能保持如此神秘,有专家断定,当时虞国的生产发展水平应该很是发达。”张和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