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岁冬月33cm×56cm
Q-北京青年周刊A-李净弘
Q 您觉得,怎样的国画作品才能够被称为“佳作”?
A 从中国画形式构成来看,有三大特点:一是以线造型,体现书写性。二是以形写神,表现物的神质。三是色彩以墨为主,墨色的变化,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物。玄之有玄,众妙之门,这是语言方面。也就是画中国画的技法,技法要扎实、要娴熟、运用要自如。但要称得起“佳作”,更重要的是要有思想、要有文化、要有情感。现在画中国画的大都受西画的影响,注重技法物象等形式,缺乏意象思维。中国画要奥理冥造,大胆的想象和幻化。让点线的形式、墨色的变化、形成的节奏韵律,跟人的性格和当时的感情状态相对应,只有这样画出来的作品 ,才具有内涵,才能使读者品味出作品的深度思想,使中国画艺术“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能发挥出来。
Q 记得您曾说过:“中国画它不是画出来的,也不是描出来的,而是书写出来的”,能具体谈谈吗?
A 中国画主要是以文人形式的写意画。一是写,一是意。写就是书写性,意是你要表达思想、情感。这是中国画以线造型所要求的。点划,形成图以达意,亦形成了一种历史积淀。黄宾虹论笔墨讲:“平如锥画沙”、“一波三折”、“屋漏痕”等等,都是点划或者说线条的质量要求,主要体现“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天地之心”。线条的编织不重叠,黑中透亮,以状物象达写心之目的,使点线在书写过程中形成节奏和韵律,表达出人的感情状态来。所以中国画不是描出来的,而是书写出来的。
Q 在您艺术创作道路上影响比较深远的人或事或阶段是什么?
A 在我的艺术道路上影响我的是古今贤人,是自然。我接触社会各界的贤达人士中,在闲聊之时,多多少少对我的认识都有帮助。历代大师:王蒙、黄公望、石涛、齐白石、黄宾虹等作品和画论,在学习研究中收获很大,并时刻铭记:三人行必有我师。
Q 一直以来,您的艺术创作脉络是怎样的 ?
A 晚唐诗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纤秾》中有这么一段描写诗歌美学风格的话 :“乘之愈往,识之愈真。 如 将不尽,与古为新。”意为对客观世界、艺术世界认识没有止境。认识愈深,愈接近本真。艺术表达深度,永远都有进步的空间。中国文化讲究传承,离不开对经典的研究和学习。千余年来,先贤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我们要深究博研,吸取其中的精华。中国画以线造型,所以练习书法是我的基本功课,书法入画,不尽是书法的线条入画,更重要的是书法线条的质感,和线条相互关联的组合,形成图式的美感并要在画中表现。再是探索墨色的晕化形成玄之有玄的众妙之门。这不仅要下功夫练习,更重要的是体悟,悟出晕化之道。要把技巧的法度和自己的情感相融合,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笔墨语言。这方面古人都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所以,在研究古人技法的同时,还要体悟古人如何将笔墨语言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只有取众家之长,为我所用,进而形成我的笔墨语言,也是我的绘画物化特征。
Q 教授、院长、艺术家,您如何看待这些身份,又是如何平衡这三者间的关系的?
A 教授、院长、艺术家这些名头都是外在的虚名,不过,这三者各自都有自己的职责,作为我自己,要画好自己的画。在画好画的同时,在社会关系中尽到自己该尽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