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缅怀医学家教育家梁伯强院士⊙《科海追星》之三百六十一
◎剖学寂冷默耕耘。
遍觅癌源病理寻。
祛症除根拯世人。
酿温馨。
妙手争回万户春。
医精源自挚情深。
桃李神州续至纯。
湮路擎灯求最真。
道长存。
大爱融天照古今。
(《豆叶黄》—张飙)
◎今天是梁伯强院士(1899年2月1日-1968年11月28日)的诞辰纪念日。他是中国病理学奠基人之一。他首先提出“肝炎——肝硬化——肝癌”的病因学和病理学模式,在国际上首先提出“间质反应”的新概念。他对鼻咽癌开拓性的研究,蜚声国际,为发展我国病理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确立了严谨的尸体解剖制度,建成完备的病理学教研机构,对当时尚不清楚致病机理的肝硬化、鼻咽癌等病症提出了准确的论断,毕生从事医学教育和病理学研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病理学人才。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梁伯强说,“病理解剖对于医者,譬如一盏光耀的灯,在黑暗的中国医道上,光照他们,引着他们走上路的。”中国《自然科学年鉴》曾特别表彰梁伯强的业绩,《德国医师杂志》载文称他为“非常出色的中国病理学家”,苏联将他作为现代著名病理学家载入《百科全书》。
◎梁伯强认为,只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病理学的事业才能前进。他将“能否培养出能够超越自己的学生”,视为老师成功与否的一条检验标准。他说:“所谓科学态度就是实事求是。这是一个科学家最可宝贵的品质。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所谓创造,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注:上期中“青松在东园”一诗,是杨石先院士为人题词所书,为陶渊明的诗,特此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