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嘉兴特展 张启帆/摄
全国大咖共聚嘉兴 研究成果精彩纷呈
本届“天籁阁”学术研讨会包含一场主旨发言与两个分会场,近30位专家学者发言。
主旨发言环节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邀请了七位长期以来活跃在艺术史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研讨会主题作精彩的主旨发言。通过视频录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薛永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张立辰,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余辉,先后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同时也从各自的学术研究领域出发,分析问题、表达观点。
现场的四位发言嘉宾,也从不同角度与现场听众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许向群讲述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与天籁阁收藏的历史文化意义。中国画学会副秘书长、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杨惠东以“大系”与中国古代绘画的出版为主题进行分享。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曹锦炎从印学的角度,介绍了对天籁阁主人鉴赏印的研究成果。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求是特聘教授、宗教哲学与艺术哲学研究所所长何欢欢分析了“大系”对佛学研究的重塑意义,得出“画为心使”的结语。
为了办好本次研讨会,今年7月,主办方经过反复论证,明确了首届研讨会的主题,公布了研讨会的论文征稿启事。本次征稿的成果集中体现在下午的两场分会场讨论上,分别围绕“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研究和“明代项元汴的艺术与收藏”两个主题开展研讨。嘉兴学院党委副书记、嘉兴学院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研究中心主任吴云达和嘉兴南湖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朱蓉分任分会场主持,苏州大学副教授王照宇和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汤宇星分任评议嘉宾。
来自全国各地高校、文博机构和嘉兴本土的文史专家,分别就“大系”与中国美术史、书画传承与保护的创新性研究、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转化,项元汴天籁阁收藏的特点、时代价值与历史地位,明代中晚期江南书画艺术研究等话题各抒己见,深入地交换了意见。会后,本次研讨会的成果还将结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