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本报报道了我市考古人员在西湖镇境内的砖室墓群里陆续清理出棺钉、铜钱、铜镜,以及珍珠之类的珠宝。不少读者对汉代扬州的珠宝感到很好奇,今天,记者就带您领略扬州这些年来出土的部分汉代珠宝首饰。
扬州出土过哪些汉代饰品?
项链、手链及耳坠
记者昨获悉,早在汉代,串饰就已经流行,扬州双博馆就珍藏着一些从扬州出土的极其精美的汉代串饰,只是不轻易与世人见面。
宝贝一:玉贝饰
出土时间:1977年
出土地点:甘泉“妾莫书”西汉墓
特点:甘泉“妾莫书”西汉墓就曾出土玉贝饰,由13枚形似海贝的青玉雕琢而成,背面平坦,正面凸起,中间雕琢出一条窄长的凹槽,其凹槽两侧雕刻成斜贝状纹饰,上下各有一穿孔,专家推测这是古人穿戴时的佩饰。
宝贝二:精美串饰
出土时间:1985年1988年
出土地点:甘泉姚庄汉墓
特点:1985年,在甘泉姚庄西汉墓出土的串饰,由多种材料和造型组合而成,共有9件,小巧精细,构思新颖,每件小饰品皆有穿孔,可穿线配挂,其中煤精鸟和羊制作工整,形体具有写实风格。
1988年后,甘泉姚庄又一西汉墓里出土串饰,由6小件组成,紫晶葫芦、琥珀兽、玻璃鸽子、煤精羊、玛瑙枣核形串管等,每件串饰皆有极其细小的穿孔,应当是整串项链中的主要饰品,串饰虽小,但制作非常精细,形神兼备,让人爱不释手。
宝贝三:项链、手链
出土时间:1996年
出土地点:西湖胡场汉墓
特点:1996年,在西湖胡场汉墓出土的串饰更是让今人赞不绝口,如果不告诉你它的“年龄”,你肯定会误以为是当今的珠宝首饰精品店里的,该串饰由金、玉、玛瑙、琥珀、玳瑁等材料制成的珠、管、壶、鸡、鸭等形态的小饰品连缀而成,每件小饰品皆有极细的穿孔,其中两件金壶非常小巧精致,上面还配有联珠点饰并镶嵌宝石,而玛瑙辟邪虽细小但制作工整,玳瑁鸡、鸭则利用天然质地纹路表现禽类毛羽,可谓巧夺天工。据悉,该串饰共由28件组成一套,出土于墓棺中女性墓主人的胸部,汉代兴厚葬,视死如生,这一小巧精致的串饰应为其生前佩戴的项链。
在甘泉姚庄其他汉墓中也曾出土玉串饰,根据玉串饰在墓穴中的位置,考古人员推测这些玉串饰应当装饰在手部,与手链相似。此外,扬州西湖胡场20号汉墓中出土玛瑙耳瑱一对,束腰柱状,中心穿孔,用作耳坠。
这些精美首饰是汉代扬州人造的吗?
大部分玉器本地造,不排除外地生产
看到这些精美绝伦的汉代串饰,眼前仿佛出现一个个汉代扬州美女,佩戴着这些首饰后更显华贵。不少人在羡慕的同时也不免会心生疑问,这些珠宝首饰都是汉代扬州人制作的吗?
扬州文博专家周长源认为,应该说,绝大部分玉器是当地生产的,当然也不排除有外地生产的可能性,因为汉代玉器有用于赏赐、馈赠的情况。汉代京都生产玉器,各较大的诸侯国也生产玉器,这些从考古发现中也能得到证实。如广州南越王墓、河北满城中山王刘胜夫妇墓、北京大堡台汉墓、徐州楚王墓,均有大批玉器出土,其中一些玉器的造型及艺术风格等反映出一定的共性,但也有一些玉器工艺品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如广陵玉器与相近的徐州楚王墓出土的玉器相比,便呈现出一些不同的特色:首先是制玉用料不同,徐州楚王陵出土的玉器大多用料较大,而扬州汉广陵国出土玉器大多用料较小;其次是琢刻的风格不同,徐州楚国玉器的琢刻风格一般雄浑豪放,体现出北方人的豪壮之气,而扬州汉广陵国玉器则大多琢刻精细,体现出秀而巧的水乡特色。
众所周知,汉代是扬州历史上的第一个繁盛时期,扬州汉广陵国经济富强,是百工聚集的手工业生产基地,这些从汉墓中出土的漆器、玉器、铜器、金器等都可得到证明。一些汉墓中出土许多殉葬碎玉,也正是手工业制作的旁证。专家认为,汉代广陵玉器的特色主要有三方面:其一,精品玉器有独特的创意,造型新颖,其二,白玉制品雕琢精细,工艺纯熟,其三,立体微雕动物和饰件制品惟妙惟肖,别具风格,可见早在汉代,扬州人的手工艺技艺就极其精湛。
记者陶敏文/图(配图文物为翻拍)
新闻链接
汉代人钟爱玻璃饰品
老虎墩汉墓玻璃器皿与辟邪玉壶、“宜子孙”玉璧和蟠螭纹玉环同存伴出,姚庄汉墓的鸽形玻璃穿饰与其他玉石饰品穿连在一起,说明汉代人十分钟爱玻璃饰品,并视同“宝器”、“宝物”,因此,玻璃器常作为玉、宝石类的代用品与玉器、水晶器、玛瑙器伴出和并用。凡是扬州汉墓中能见到玉器种类,除实用器皿外,都能见到相应的玻璃制品,如衣片、璧、剑饰、蝉、塞等玻璃品,以此来代替玉器。
有专家表示,我国国产玻璃大致可分为高档品和中、低档品两类,扬州贴金箔板块玻璃衣片属于高档品,国产玻璃品除极少数属于高档品外,多数为中、低档品,扬州出土品种有珠、鸽饰、剑首、璧、塞、和漆面罩嵌璧、环饰及漆器嵌玻璃饰等,为少数中层人士使用。一般平民也能使用上塞、小件玻璃品,可见当地使用和随葬玻璃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