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院校 > (组图)真情化作笔墨 艺术植根生活

(组图)真情化作笔墨 艺术植根生活

2012-08-31 13:50 文章来源:新清华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记者赵姝婧程曦学生记者徐雯

刚刚过去的毕业季,每个走入清华美院美术馆的人都会被这里充满创意与热情的艺术展品深深吸引。无论是思考现代人生活状态的“森林城市”、牵动人心的“中国孩子”系列雕塑,还是红星闪耀、用军旅元素组合而成的纤维艺术作品……几乎每件作品都藏着一个故事,蕴含着对祖国大地深沉的爱和对人民、对社会的责任感。很难想像,它们都出自美术学院(以下简称“美院”)刚刚毕业的青年学子之手。

本届本科生毕业作品展分两批展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系学生的毕业创作作品首批展出;染服、陶瓷、视传、环艺、工业、信息系以及艺术设计第二学位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第二批展出。一年一度的本科毕业展不仅是同学们四年学习成果的展示,也是美院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体现。展览既反映了艺术观念的创新、工艺手段的丰富、与社会实践和企业需求的结合,也清晰展现出年轻一代的眼界与胸怀。正如美院副院长张敢所言:“通过本次毕业作品展,明确感受到同学们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以及人文关怀的精神。同学们用先进的理念、创新的手法和各具特色的形式所反映出的不仅仅是专业的水准,更体现了他们所应担当的社会责任。”

心念社会有大爱才有大美

艺术源于生活。近年来,美院在本科教学中注重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在艺术实践过程中的思考,重视运用实践教学的手段,提高本科生的科研能力,致力于德厚艺精、博学求新的杰出艺术人才的培养。雕塑系教授许正龙坚定地说:“美院学生应心念社会人生,心怀祖国大地,牢记自己是中国的艺术家,用艺术作品表现当下的社会层面,有大爱才有大美。”

在今年的艺术展中,最让人感到心灵触动的,莫过于“中国孩子”群雕现场。创作者雕塑系2008级本科生石富曾经是一名湖南农村的贫困留守儿童,他有着心酸艰辛的往事,是新闻报道中的被资助者。心怀感恩、自强不息的他,走遍了湖南蓝山县的穷苦山村,经过反复思考,用自己的双手塑造了“中国孩子”系列雕塑之贫困留守儿童的首批50件作品。每件作品中,孩子们都有不同的表情和身形,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呼唤却是相同的。富有质感的铜雕围成一个大圆,走近这些“中国孩子”,没有人不为之感动、为之震撼!

从2012年寒假开始,石富在身前身后各挎一个包,背着电脑、相机、画笔、速写本……“全副武装”的他坚定地走进了湖南家乡的村庄。在接下来的考察阶段,他走遍了4个镇的14个村子,走遍了一条条荒凉、盘旋的山路。走进村庄,他敞开身心和穷苦的孩子们一起劳动、一起玩耍,他为上百个孩子拍照、采访、画速写……石富动情地说:“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正是这一段历经艰辛的考察,让他的艺术创作更“接地气”,更真实地反映了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

 

考察过程中,石富曾经遇到这么一个孩子———瘦弱的他蹲在马路边的一棵树下,静静看着来往的车辆,眼神麻木,空洞无神。“那感觉,比鲁迅笔下的闰土还要‘闰土’。”在这一个多月的考察中,很多孩子的生活状态都会唤起石富对自己童年的回忆———有的家庭超生严重,有的孩子缺父少母,他们中很多人都没有机会求学。做父母的也很为难,一方面希望孩子能接受教育,过上更好的生活;另一方面又不敢给孩子希望,因为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这让石富心痛了好久。“看到这些后,我强烈地感到,该是为他们做点什么的时候了。因为自己以前也像他们那样无助过,所以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雕塑,让更多的人来关注他们,至少起到一个‘转述’他们生活的作用。”

回到学校后,石富便开始了“中国孩子”系列雕塑之贫困留守儿童的创作。从一开始的绘稿、扎架子再到上大泥,两个多月时间里他一气呵成,完成了70个人物共50件泥塑作品。之后半年用来将这些泥塑作品铸铜,经历了翻模具、浇铸、砸沙壳、修铜模等艰难的铸铜程序,呈现出质朴厚重的雕塑效果。

 更多的学生把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现实。此次展览中,无论是布衣长衫、沿承亲情与传统的作品“道”,光影变化、浓缩现代城市特点的作品“森林城市”,还是把不同民族、不同时代各种元素交织起来的系列作品“异”,都充分体现了美院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思考中国现状,心念当下社会,同时吸收世界文化精髓,营造当代新型人文空间的艺术追求。

工艺美术系主任林乐成观看展览后感慨地说:“艺术融入理想、关注社会,尤其是表现中国的国情、民情,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大力提倡的。本届毕业生作品展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同学们能够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成长,用心表达对祖国建设的关注、对人生的思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艺术只要植根于生活的深厚土壤,就能枝繁叶茂、结出硕果。”

大千世界,色彩斑斓。对社会现实的挖掘与提炼,需要正确的艺术观念的指引。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接触社会的同时,美院重视引导学生吸收中外各民族及其民间艺术的优秀传统,从过去对“拿来主义”的提倡到如今对“中国智慧”的总结升华,在放眼世界的同时,也能正确审视中国传统文化。视觉传达设计系教授赵健曾谈到:“文化在根基上是一种‘场’,它是一种暗默的知识,是我们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中逐渐得到的。因此,将中国人的智慧在设计的行为中体现出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美院2012届本科生毕业作品展富有艺术创意和社会关怀,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文化感染力图片设计/曾华爱陈琳

 

 

雕塑系毕业生石富的“中国孩子”系列雕塑把目光投向留守儿童。艺术融入理想,关注社会,是美院在教学中所大力提倡的图片设计/陈琳

 

 

树立理想用自己的作品说话

一件好的艺术作品,总是有其独特的“灵魂”,是创作者理想的凝聚。美院一贯重视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在加强专业基础教学的同时,鼓励学生深入基层、开拓眼界,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精神素养。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培养学生敏锐观察生活的能力,以及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作贡献的意识。教师们秉承艺术熏陶、激发上进的培养思路,结合具体的艺术创作,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身、正确向上的艺术“切入点”。正如许正龙所说:“引导学生从恰当的‘点’进去,进一步扩展为‘面’,从而使其成为丰满的‘体’。”

今年的美院本科生毕业展展厅中,有一抹亮丽而特殊的色彩———迷彩、五星、资历章等多种军旅元素与工艺美术紧密相融,这就是工艺美术系2006级本科生王晓丽的毕业作品展区。这位当年毅然从军、成为我军第一代女子导弹发射手的大学生如今已回到校园,她的作品构思独特、满怀激情,吸引了众多参展者驻足。

美院党委书记赵萌曾经在课堂上这样告诉学生:“一个艺术家,用自己的作品来说话,那才是有力量的。”对此王晓丽深有感触:“一位优秀的艺术家应该既具有高远的理想,同时又能把创作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结合起来。一件作品要‘出彩’,关键是要有故事、有生命力。”

对王晓丽来说,军中两年无疑是她大学生涯中最难忘的一段回忆,也成为她毕业创作的题材来源。在基层部队,迷彩是她接触最多的东西之一。“有一次我正在执行任务,突然发现给发射车搭伪装的迷彩网很有意思,就形成了一个创作灵感。”回到校园后,王晓丽便从这一启示出发,着手开始创作。她运用海、陆、空三军的色彩,分别对应编织了精致的迷彩网,形成“浓浓迷彩情”的创作主题。后来,王晓丽继续对迷彩网进行艺术加工,在网边装饰了错落的金色五星和一排排图钉。五星和图钉的寓意可谓独具匠心,“五星代表战士,图钉代表武器,寓意当祖国母亲受到外来侵略时,我们会拿起武器来守护她。”王晓丽认真地说,“但是将迷彩网吊挂起来后,却是一个很柔和的圆弧形,这个柔和的网能够守护我们军营的梦!”

军营梦想和部队生活让王晓丽的创作灵感接连迸发。就在展览开幕前不久,王晓丽突然想到,若能用红线扎起一个立体生动的三维五角星,就更加完满了。接连奋战几晚后,做事迅速、果断的她成功在现场扎起了立体五角星。这使整个作品现场形成了“三军迷彩网”守护五星和资历章的总主题,灯影斑驳,生动感人。“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让我懂得,身为清华学子应该如何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虽然不同专业同学的表达方式不同,但是那份执着坚定追寻理想的信念应该是一样的。理想注入其中,作品就有了生命力,就会充满热血和激情。”王晓丽坚定地说。

 

 

工艺美术系毕业生王晓丽在“五彩从军梦”和“浓浓迷彩情”两部作品中,将五角星、肩章、迷彩色等军旅元素与工艺美术紧密相融,构思独特,满怀激情,表达了清华学子爱国爱军的深厚情感。摄影/高原

 

 

 升华人生艺术传递真情

艺术源于真情。在美院这片艺术沃土中,老师们除了不断探索科学的培养方式,也非常注重激发学生的感受力、领悟力,鼓励他们在作品中贯注真情,通过艺术创作实现爱心的传承和精神境界的升华。

“艺术家是熏陶出来的。”许正龙这样描述艺术的生发过程:“一草一木皆是情,由心而发,真情流露,激情弥漫之时,艺术油然而生。”创作中用不同的材料传达不同的情感,人与材料直接接触,真情也随之流露。“就像画水墨一样,一笔下去,浓淡、轻重、缓急,只有本人知道,若找人替一下,韵味就完全不同了。因此,需要真情,需要真心体会。”

在艺术的世界里,艺术家、作品和观者形成三维一体的关系,彼此融会贯通———美术作品生发的艺术魅力感染、打动了观众,观众再把自己的感受反馈给艺术家,由此,真情得以传递和互动。而这一切产生的前提,就是艺术家自己在创作过程中必须全身心地投入,用力、用心、用情。

石富在家乡考察期间,总是随身携带一个厚厚的日记本,在扉页上他饱含深情地写下:“远在千里之外的孩子们啊,等我,再等等我,我一定为你们编织一个最美丽的梦。”四年前,石富正是在学校和家乡父老的帮助下才能进入清华。四年中,他带着感恩的心在清华读书。如今的他,则希望能用自己的学识和专业技能回报社会。他带着真情用心学习,带着真情观察社会,最后又用作品来表现、发散、传播这种真情。回忆清华四年,石富说自己最大的收获有两个,一个是真情,一个是感恩。

王晓丽也感慨地说:“军中两年,对我整个人生的触动很大。这两年经历了很多事情,也学到了很多,我真切地懂得了什么是真情,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报国。很多东西单靠书本是体会不到的。我希望通过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将这段经历和感悟表现出来。”

从部队回来后,王晓丽的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的我比较浮躁,回来之后变得脚踏实地,更能吃苦。”王晓丽坦诚地说,部队的生活虽然比较艰苦,却特别让人怀念。两年的时间如白驹过隙,回来后细细体会,才发现自己收获了那么多宝贵的东西。

“这两年,我学会了坚持、珍惜以及作为一名军人所应具备的责任感;我认识了来自祖国天南海北的战友,收获了深厚的友谊;我养成了珍惜时间的好习惯,能够集中一切精力用心学习,珍惜每一堂课,铭记老师的每一句话。当然,我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未来的目标,脚下的路也更为明晰了。”

现在,王晓丽已经作为研究生开始了她在清华的另一段旅程。她主动请缨当上了大一年级的辅导员,希望能与大家分享自己军旅生活的收获。同时,王晓丽还有更大更远的理想:“把工艺美术带进部队去,融入军旅元素,为部队生活‘添色’!”

艺术使爱心得以传承。谈及自己创作“中国孩子”的初衷,石富说:“在我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学校和社会上许多热心人士的关怀与帮助,我想把这份爱再传递给其他人。回乡考察时,我发现当地贫困留守儿童的现状跟我当年的生活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对学习、对未来充满了渴望,但贫穷让他们感到无助和迷茫。我是一个做雕塑的人,所以决定用雕塑来记录他们的生活和真情实感,并且希望这些雕塑在未来的拍卖中能够筹集到一些资金,全部用来帮助这些贫困留守儿童。”

石富希望能成立一个“中国孩子基金会”,寻找或征集需要被资助的中国孩子,经过他们的许可,以他们为原型,为每人雕塑四件同样的作品。其中一件拍卖所得全部作为该被资助者的爱心基金,由“中国孩子基金会”规划、管理,并第一时间发放到该被资助者手中;一件保存在“中国孩子”群雕之中,将来用于展览;一件归资助雕塑本金的爱心人士所有;一件由创作者自留,通过总结思考,不断改进、完善今后的创作和学术研究。石富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那些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孩子们背上知识的行囊,升起希望的风帆,感受爱的温暖,点亮人生的导航灯。

他的这一想法也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石富表示:“我很感谢学校支持我与基金会合作来帮助这些孩子。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传承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拉近孩子们与清华的距离,让清华在他们心中不再遥远。”

 

石富心中有一个梦,那就是通过记录孩子这个视角去记录一个时代,做出像“清明上河图”那样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石富一直记得老师对他说过的两句话———李象群教授鼓励他,艺术家就应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毕业创作的指导教师许正龙则叮嘱他要“一诺千金”。石富坚定地说,自己会把这个系列一直坚持做下去,“追踪这些孩子,十年、二十年后,再去看他们的人生状态。如今这条路才刚刚起步。”

毕业作品展期间,校党委书记胡和平、副校长袁驷、校党委副书记史宗恺一行到美院观看展览并与美院师生座谈交流。胡和平仔细观看了每一件参展作品,详细询问了作品的创作理念和艺术特色。他表示,这次展出的作品不但很好地体现了美院毕业生扎实的艺术功底和旺盛的艺术创造力,更反映出同学们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对艺术发自内心的执着追求。看了同学们的作品,感受到了心灵上的震撼,对同学们取得的成绩感到非常欣慰,对精心指导同学们毕业创作、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辛勤奉献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胡和平希望同学们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艺术创作方针,始终坚持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始终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努力成为一名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为实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作出自己的贡献。

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本届美院本科生毕业作品展给予人的深刻印象。真情化作笔墨,艺术植根生活,清华美院师生将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前进,让感动和智慧随心飞翔。

作品名称:那一刻系别:雕塑系作者:覃石胜

 

 

作品名称:古堡寡人系别:雕塑系作者:谢祈

 

来源:新清华2012-08-24第1889期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