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改革开放后收藏家面临衣钵传承 关注藏二代崛起

改革开放后收藏家面临衣钵传承 关注藏二代崛起

2012-09-11 09:38 文章来源:一财网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代收藏家正步入中老年,他们也与企业家一样,面临衣钵传承的问题。日前,收藏文化学者、记者郑重在北京匡时拍卖与雅昌艺术网联合举办的“收藏寻城记”的论坛上提出“藏二代”的概念,引起与会业内人士的关注与讨论。

收藏家刘益谦则在同一论坛上,首次回应其《松柏高立图》去年在嘉德以3.7亿元拍出后的一系列风波。“有人说我在《松柏高立图》上赚了3.7亿元,但我至今一分钱没有拿到。”他如此回答主持人曹可凡的提问。而针对有媒体指《松柏高立图》为赝品,他的回应是:“如果它是假的,蒋家后人早跳出来了,我今天可以很负责任地肯定其为真迹。”另据刘益谦透露,最终此事将依靠委托方嘉德拍卖行协商解决。

关注“藏二代”

2003年,郑重所著《海上收藏世家》叙写了潘祖荫、叶恭绰、钱镜塘、吴湖帆、陈梦家等四十余位与上海有关的大收藏家,勾画了他们各具特色的收藏经历和精神风貌。9月6日的论坛上,他提到这样一件事:他所熟识的一位收藏家的女儿在海外学习国际金融,但临近毕业突然改学书画鉴定,之后进入博物馆工作。这几乎可以作为收藏家着力培养“藏二代”的典型事例。郑重还指出,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如今收藏家应该考虑传承、接班问题了。

同为记者出身的艺术评论人林明杰认为,“藏二代”观念正当其时。在他看来,中国大收藏家基本上是第一代,还没有形成第二代。林明杰说:“从眼光、资金、家庭传承方面,我们这里只有一代。但这一代人要奋斗事业,还想玩收藏,让资产几何级数地膨胀。因此这代人对艺术品市场的敏锐度很强,但对艺术的纯粹性理解不够,甚至有时候急功近利,这时发展我们的‘藏二代’正逢其时。”

他认为,“藏二代”可以站在父辈的肩膀上,更纯粹、更专业地看待艺术品。

 

收藏地域性:

艺术水准相近,价格相差悬殊?

中国艺术品市场上,艺术家的艺术风格、藏家的买卖习惯与拍卖行的运作方式都有着地域特点。论坛上,有人提出上海拍卖行的业绩远不如北京。更有人提出南方徐悲鸿、刘海粟、朱屺瞻等人的艺术造诣不让北方王雪涛、董寿平、黄胄等画家,市场走势却一向弱于后者。

对此,刘益谦语出惊人:“海派文化是边缘化的。”此语一出,引来议论纷纷。收藏家颜明马上提出:“海派肯定不是边缘文化。海派为什么价格不高,是因为不像北方人喜欢炒作,而董寿平的画怎么能和谢稚柳比。”匡时拍卖公司总经理董国强又接着指出,拿董寿平举例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因为选择的标准不对。董寿平是山西出的为数不多的著名画家,山西诸多富豪当然选择收藏本省画家的作品。因而,董寿平的画价也是市场规律所决定的。

谈到“海派”书画,董国强这样解读:“海派”名家纷呈、佳作迭出,在民国时期形成一个艺术家群落。“但群体里有好的,也有跟着群体混的人,这些混的人也不可能全贵。”董国强说。他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一个高水平群体的出现,才让“海派”书画不属于“稀缺资源”。

目前,中国排名前几位的拍卖行均不在上海。上海文人收藏的风气却流传有致,近年来更是涌现了像刘益谦、汪健等收藏家。

对于上海本地拍卖行与藏家的情况,汪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谈道:“中国排名前几位的拍卖行在北京。但上海有最好的藏家,北京拍场中,上海藏家是活跃力量。这个现象很复杂。”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