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朋友从四川托人捎来一组照片,为三尊铜鎏金佛像,正面、侧面、底足、铭文皆拍有特写镜头,画面比较清晰。据朋友说,他很喜欢这些铜佛,根据卖方的报价,他准备以40万元收藏,在四川请教了几位藏友,仍然吃不准,务请我们帮着把把关。
金铜佛像在我国流传已久,在北方大体分为汉传、藏传两大系统,最早的金铜佛像,在东汉末年便已出现,由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金铜佛像造型大都为磨光肉髻,宽衣博带,面容和煦,佛像背光为舟形,边饰火焰纹,佛像底足多铸有四足坐床,坐床边侧往往刻有铭文,记述供奉人名和年代,整座佛像金光灿然,形态苗条优美。真品由于年代久远鎏金部分磨损严重,未磨损部分亦有小片脱落,零散分布,若用高倍放大镜仔细观察鎏金脱落处为直立断面,且铜锈斑驳,深入周边鎏金层底部。至隋唐时期,金铜佛造像以丰腴为美,佛头饰螺发,面部及像身圆润浑厚,胸部可见肌肉凸起纹理,衣纹繁复,自然流畅,衣纹上多有璎珞珠饰,豪华气派,足下出现莲花宝座,唐代金铜佛像,给人的总体印像是精雕细琢,富贵大气,有尊贵无比的皇家气度。明代的金铜佛像大多头大身长,体态丰盈,铸工精细,特别是皇家宫廷造佛像,鎏金纯度很高,宝光夺目,气度恢弘,巧夺天工。清代汉传金铜佛像造型又有所变化,多为宽肩细腰,额丰颏满,高鼻细目,右袒式衲衣,衣饰衣纹皆用写实手法,纤巧轻柔,但由于形态缺少变化,因而少了些想象张扬的空间和艺术感染力。
至于明清藏传金铜佛像,多为弥勒菩萨像、佛母像、度母像、金刚像和释迦牟尼佛像等。体态丰盈,袒肩露背,面部表情丰富。很多佛像冠饰及肩花大而繁复,佛像身上璎珞精致,花饰华美精巧,多镶嵌有松绿石、青金石、玛瑙等。有许多佛像头上常常戴有五佛冠,足下多为莲花座,莲花座上有阴刻制作朝代楷书铭文,鎏金层略显稀薄,虽有些铜鎏金佛像自然风化及磨损严重。但古旧沧桑之本色、端庄凝重之神态愈显突出,绝非仿制者所能轻易为之,明清金铜佛仿制自民国以来古旧货市场便不断出现,近20余年来,随着收藏热的兴起历代所铸造的鎏金铜佛因传世真品数量稀少,件件皆为稀世珍品,拍卖价格扶摇直上,前些年一件明宫廷铜鎏金菩萨坐像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拍价超过2000万港元,在国内拍卖市场上拍价超过百万元以上的元明清铜金佛像多达数十件,在高额利益的驱使之下,近年金铜佛像作伪仿制之风愈演愈烈,且地域广阔,大江南北川滇黔藏皆有发现。更有甚者,一伙骗子用假金佛在北京招摇撞骗,使不少善良的老人上当受骗,损失惨重。
经近几年调查研究,金铜佛作伪者手段大致如下:1、用翻铸法将金铜佛整体翻铸,再加修饰整理,用刷金贴金蒙骗藏友,因是翻铸故铭文多与真品相反,阴刻变为阳刻,也有后加刻铭文的,但字迹拙劣,全无古意。2、用残存的金铜佛零件拼凑成一件完整的佛像,仔细检查有焊接打磨的痕迹。3、将新铸的或用铜片錾刻的佛像深埋加硫酸或骡马尿腐蚀制成假锈做旧。4、移花接木在民间流传下来的金铜佛像上增加錾花璎珞,镶嵌各色宝石,在底座上加刻年款仿制成宫廷佛像,以提高身价等。总之,作伪金铜佛像在鎏金成色、时代特点、岁月磨损、整体包浆、錾刻雕琢工艺、气韵神态、所用铜质、手感、重量方面都与真品存在着各种差异,只要多去博物馆、多看真品、多学有关知识、多请教资深行家,就能够逐渐由表及里看透作伪者各种不良心机及手法,避免上当受骗。再说那几张照片,翻铸的痕迹很明显,衣纹粗浅,金色稀薄,有人为打磨做旧的地方,特别是底部的铭文因是翻铸所以楷书字体阴阳线正好与真品相反。所以真伪问题不言自明也。穿越数千年岁月时空,经历数不清的纷扰战乱,能够流传至今的金铜佛像,使我们后世之人有幸亲睹古佛风采,使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能够弘扬至今,可以说件件都是我们民族的瑰宝。(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