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艺术家刘小东来到新疆和田,通过他独特的现场绘画方式,以四幅油画记录下当地人的生活面貌。在策展人侯瀚如和欧宁的操作下,作家、摄影家、历史学家等各路人马纷纷参与其中,对当地生活、文化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和呈现。
我们说新疆如何不同,可是最吸引我的是他们和世界上其他人相同的东西:他们的希望,他们的快乐。
——李娟
和田1000年以前是佛教重镇,后来成为伊斯兰世界。到今天,全世界都在面临各个族群、民族间相处的问题。
——刘小东
作为整个项目的一部分,研讨会“在中亚:历史与现实”于前天(1月13日)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行,艺术家、策展人、作家、学者等人齐聚一堂,从一个更广阔的地理空间和文化背景,交流“刘小东在和田”项目引发的议题。与此同时,同名展览也于1月12日至2月23日在美术馆举行,除了刘小东的四幅油画作品《东》、《南》、《西》、《北》,以及阿城监制、杨波导演的纪录片《刘小东在和田》,刘小东在北京的后续创作和在新疆考察、创作期间的日记、手稿等文献资料也一并呈现。
研讨会分为三个单元,分别为“中亚共同体”、“历史的镜像”和“地缘现实与文化想象”。“中亚共同体”汇集了刘亮程、李娟、阿拉提·阿斯木等在新疆生活并进行创作的作家,从日常生活和历史进程等方面,介绍中亚地区的共同价值以及它是如何作用于这一地区的。“历史的镜像”的参与者是作家阿城、摄影师尔冬强和新疆研究者蒋兆勇,身份迥异的三人分别从不同角度谈及了自己对于新疆的关注和了解。“地缘现实与文化想象”则由艺术家刘小东、维吾尔族艺术家安尼沃尔、德国策展人海因茨参与,探讨刘小东的创作所构建的精神空间和他所点燃的文化想象。
一种文化与政治异国情调论(即东方主义)始终主导着对于“他者”的解读与再现。
——侯瀚如
如果你现在有一点钱,赶紧把它花点去游历世界,千万别买套房子把自己套死。
——尔冬强
木卡姆其实是佛经的吟唱。宗教是一种文化,会超越种族,需要文化来束缚人类的动物性。
——阿城
玉龙喀什河的乱石从未那么真实地展现在我面前。这是一个被看见最多的时代,也是一个被遮蔽最多的时代。
——刘亮程
每个人都泛着独特的光晕、氛围。这种氛围有人的孤独、悲伤、幸福、苦难,这是连接我们所有人的东西。
——海因茨
不同表述需要相互倾听,相互看见。假如汉语和维吾尔语不相互阅读,这是一种多么残酷的现实。
——阿拉提·阿斯木
用写作分享秘密
本次项目吸引了诸多作家参与。作家阿城是本次《刘小东在和田》纪录片的监制,他介绍,这部纪录片选择以阿訇的婚礼和木卡姆演出为背景:“因为刘小东不想成为片中主角,‘在和田’才是主题。”他表示,婚礼和演出都是和田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对于佛学颇感兴趣的阿城还谈及了佛经的演唱对于新疆音乐的影响。阿城说,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逐渐传播到现在的新疆地区,盖过了佛教的风头,然而和田地区的人保留了一些原本不属于伊斯兰教的东西,就是歌舞,“新疆歌舞表现了男性的‘勇猛精进’和女性被供奉的‘柔美’。”他由此表示,文化就是一种互相的影响和妥协。
用维汉双语写作的阿拉提·阿斯木谈及诗歌在中亚的突出地位:“在新疆,诗人的地位很高。特别是在维吾尔族中,对于诗人的崇尚,是非常显著的。这有历史的延续,在历史上,中亚各国出现过很多优秀的诗人。他们的传统延续至今,也直接间接地影响了新疆多民族的文化: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汉族……甚至影响到当代的诗歌创作。”
阿斯木和刘亮程分别谈及了新疆文化中的各种元素,阿凡提和毛驴、门神尉迟敬德……
阿斯木呼吁人们多关注新疆作家的作品:“我希望汉族的读者多关注边疆少数民族的写作,我们不要把眼睛盯上欧美、拉美国家的文学,在新疆肯定同样有一些有价值的文学被翻译成了汉语。它是我们中国大家庭中一个小民族的另一种语言的思维。”他表示,只要是翻译成汉语的少数民族作家的作品自己都会读,“我生活在新疆,用汉语写作,但是有那么多作家用维吾尔语、用哈萨克语、蒙古语在写作,写作本身是一种秘密。我们需要知道别人的秘密。我们需要知道同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同样过着一种生活的作家,他在想什么。每一种语言都在表述同一个地方,但表述的肯定千差万别。它需要相互倾听,相互看见。作家在从事这样一个通过文学显露心中秘密的职业,通过文学做沟通。假如汉语和维吾尔语不相互阅读,这是一种多么残酷的现实。”
“大家都知道塔里木盆地是一个文化汇聚之地,古代的四大宗教曾经汇聚在新疆,古代的四大语系曾经在新疆相遇。”刘亮程表示新疆的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应有一席之地,“大家都说,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如此之大。你站在新疆,回首看内陆。你眼中不仅仅是黄河、长江,还会有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伊犁河,你的眼中不仅有黄山、崂山,还会有天山、昆仑山、阿尔泰山,你的眼中不仅有唐宋诗词,你还会知道我们国家的两大史诗,《江格尔》和《玛纳斯》。你这样看的时候,中国当然大了。”
“我怎么出现在这里呢?”被指定作发言时,长期生活并创作于新疆的作家李娟有些茫然,“我现在生活在新疆,但是我不觉得我生活在一个特别的地方。我写了很多文字,关于新疆,但仅仅是因为我生活在那儿。”在主持人的提示下,她向大家介绍了新书《冬牧场》中的哈萨克游牧民族,“我在那里和他们一起生活了一个冬天,作为一个近距离的旁观者。他们每个星期搬家,他们的财产就是羊群。”她表示自己创作之初也有猎奇的心态,觉得很好奇,但一旦置身其中,就有很多感触,“就像我们谈到新疆,就会说这个地方与众不同。我们都在说它如何不同、特别、让人向往,可是最吸引我的是,他们和世界上其他人相同的一部分:他们的希望,他们的快乐。”最后,她为观众念了一首自己的诗。
用绘画感受亲密
“绘画在哪里都可以发生,”在谈及选择和田的原因时,刘小东表示是因为和田很复杂,“这是个沙漠围绕的地区。1000年以前是佛教重镇,后来成为伊斯兰世界,它有自己独特的宗教历史。”另一方面,“到今天,全世界都在面临各个族群、民族间相处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和田也是一个了解世界的窗口。
德国策展人海因茨表示,“刘小东经常在一个地方呆上一两个月,他不希望呈现俗套的东西,而希望从文化层面对这个地方有所理解。这种在路上并没有避讳很多辛苦的东西,艺术家借助这一过程进入世界当中。他表现的并非完整图像,而是艺术家本人在那里度过的时光。将画画的时间变成了生命的时间。”海因茨特别提及在作品中感受到的艺术家和当地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仔细看这一张张脸,就知道什么令他感兴趣。每个人都泛着独特的光晕、氛围。这种氛围有人的孤独、悲伤、幸福、苦难,这是连接我们所有人的东西。正因为他能够超越地区文化的界线,表现普遍的东西,才有那么大的连接的力量。”
生活在北京的新疆艺术家安尼沃尔也对刘小东的作品颇有感触,“我从刘小东的作品中发现了一种陌生感。他面对着这堆石头,这片河床,拿起画笔去审视自己。他的色彩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大家看过他以前的作品,他的色彩中有很多鲜艳的颜色,笔触非常肯定,而这种肯定来自熟悉。在和田的作品,他的陌生感开始燃烧。我相信从这里,他开始重新认识自己。”安尼沃尔认为这正是绘画的意义所在,“国内艺术家关注绘画以外的东西太多。刘小东这批作品关注艺术本身,艺术家和社会语言方面的交流。绘画之所以至今没有断裂是因为它的语言的强大和交流性,以及它对陌生语境的探索。艺术家对自己陌生感的认可,培养了新视角的发展。”
“感谢画家刘小东先生把我的家乡,新疆和田的玉龙喀什河的一河乱石移到了他的画布上,把每天满怀希望和失望在那堆乱石中寻找玉石的那群维吾尔人移到他的画布上。”刘亮程表示自己在新疆生活那么多年,“玉龙喀什河的那堆乱石从未那么真实地展现在我的面前,那群挖玉人的生活也没有如此触目惊心地让我感动。”“这是一个被看见最多的时代,也是一个被遮蔽最多的时代。”他提到,这么多年,有关新疆的绘画、影像、文字非常之多,但记录本身也是一种遮蔽,没有一种记录可以替代生活,“今天我们在这样一个类似于代表中亚的地毯上席地而坐,跟大家谈谈中亚的时候,其实我们能说的,仅仅是我们生活的那个小小的范围,感受到的那一束小小的阳光,倾听到的那一阵细微的风声。但是作为艺术家,能够把这一点点告诉大家的时候,我觉得艺术已经完成了。”
2012年6月22日开始,刘小东和一支小团队来到新疆,对采玉工的生活进行记录。艺术家帐篷里建立了临时工作室。同时,策展人侯瀚如启动了一个与绘画项目平行的复杂项目,其中包括现场研究、历史研究和巡展、电影放映、研讨会和在线出版物等。欧宁作为联合策展人则带领了一支研究员和记者团队,开展由当地作家、历史学家、音乐家、工匠和其他人士参加的自由表达研究项目,通过关于多种当地生活话题的公众舆论揭示现实。
侯瀚如认为,“一种文化与政治异国情调论(即东方主义)始终主导着对于‘他者’的解读与再现。”而刘小东摆脱了这些套路,像回乡创作《金城小子》时那样,他以友好的造访者角色,融入到当地人的生活中去。在艺术家的实践和其他人的参与下,“刘小东在和田”的项目超越了一般的绘画范畴。据悉,汇集刘小东创作以及一系列研究项目的出版物《刘小东在和田与新疆新观察》将在2月23日展览结束前正式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