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几乎每年春节前后,有关民俗、民间文艺的话题都会进入人们的视野。不管是真热还是假热,节庆带动了这一系列问题的讨论。
仅以民间艺术为例。民间艺术靠“圈护”行不通,已经成为业内外共识。如果仅仅是划出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停留在国家倡导保护、学者研究保护方法、民间组织小规模实践的基础上,民间艺术想焕发生机十分困难。民间艺术若还想“活”下去,对它的保护也应该“活”起来。而节庆,尤其是像农历春节这样的传统节庆,或许能够成为“盘活”民间艺术的一次契机。
首先,节庆激活了民间艺术的实用功能。民间艺术在研究视野里自然有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但是它应运而生甚至是蓬勃发展的重要动力却源于其实用价值。传统民间艺术大多发源于田间地头的民间生活,反映当时当地的生活情趣,既有自娱自乐、满足消闲的功能,也有祈福驱邪、惩恶扬善的意义,可以说,它是和人民群众尤其是乡土社会的日常生存、精神认知、社会实践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有生命力的民间艺术应该是物质载体、思想观念内涵、实用功能的统一。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传统的民间艺术从内容到形式都与今天的大众审美发生了偏差,艺术与生活、艺术与观众的联系性、统一性不再稳固,甚至越来越涣散,这是民间艺术重焕光彩遇到的最大障碍。
而传统节庆区别于平常日子的是,它的根深扎在传统里,它和中国人的伦理情感有着隐秘的联系,是最让人怀旧、重拾传统的时候,无论是社会氛围还是群众心理都有利于民间艺术的创作与欣赏。节庆是孕育民间艺术的重要的土壤之一,民间艺术诞生之初所呈现的实用功能,诸如祈福驱邪等,也是人们赋予节庆文化的功能之一。正是因为节庆激活了这些功能,民间艺术的“目的性”得到强化,创作才有需求,接受才有需求,良性循环才有基础。
其次,节庆做活了民间艺术的商业市场。民间艺术的商品化现在已经成为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节庆刺激消费,无疑也为民间艺术商业传播、做大做强市场创造了条件。当然,这里有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市场态的民间艺术若想避免和原生态的民间艺术构成对立,必须把握好尺度和方向,有意识地对民间艺术进行恰当的改良,而不应只是简单地批量炮制。二是节庆期间的民间艺术市场在节庆后常态化,这涉及到民间艺术设计生产、品牌维护、市场推广整个链条的延伸与开拓。节庆只是起点,不该成为终点。
再次,节庆成为考察民间艺术的一个视角和窗口。节庆是“民间”的一个典型场景,集中反映了民间的变与不变,是民间艺术生态的聚焦台也是检验场。借由节庆,在激活民间艺术旧有传统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有哪些集中涌现的新现象在丰富着“民间艺术”的内涵。比如,现在节庆气氛的制造者很大一部分来自网络,网民作为当下民间的重要主体,有哪些新的民间艺术诉求?网络贺卡、祝福短信,该不该称为新的民间艺术?新的时代,呼唤和孕育着新的民间艺术。若能在创作上紧扣这个时代和这个时代的审美取向,民间艺术理应成为当下大众文化的一部分,甚至是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民间艺术的繁荣,不能依赖别人的“理解”、“怜悯”,而必须依靠自身的实力,依靠自身强烈的感召力。观众是否“应答”,需要契机,需要氛围,需要合适的土壤。传统节庆在新的时代能否成为孕育民间艺术的土壤,值得我们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