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震撼?那就看看柯勒惠支的作品。她对劳苦民众深切的爱,对压榨者强烈的恨,对孩子深厚柔情的母爱;一个内心冰与火交融的杰出的女艺术家不得不令我们钦佩。
再看看我们一些表现劳苦大众题材的艺术作品,文革时是假大空的人物形象,现在却是多了些讽刺意味的怪诞形象,如一些表现民工题材的雕塑,绘画作品,也许寓意太深刻我理解不了其中的内涵。除了显示作者的技艺高超外,看不出一点的爱,反倒让我感觉艺术家是对贫苦民众畸形东西的嗜好,一种大都市人瞧不起小城市人,城里人看不上乡下人的狭隘心理。这不禁令人想起上世纪前,中国男人千年来对妇女缠足走路不稳而造成扭摆形态的一种残忍的嗜好,这种变态的爱好,其实是一种中国“大”男人摧残女性,欺凌弱势的懦弱心理。这大概也是鲁迅,林语堂说我们是个女性化的民族的原由之一吧。
再看近来一些表现南京大屠杀的绘画巨作,除了让人看到一堆堆血淋裸体僵尸外,感受不到一点对死难者的同情和对日本侵略者的恨,可惜了那么多的画材。不是画重大题材就能让人震撼,不是画幅大了你就宏伟了,看看柯勒惠支的板画,小小的画面却给我们带来那么多的触动和沉思,可我们的艺术家在那么大的画面上却表现的空洞乏味。更令人不解的是,表现残酷为什么就必须见血?尤其是一些影视剧中那些表现血淋淋脑袋满地翻滚的古代战争片,真是滑稽可笑。我们的导演艺术家们最好是别忘了美与艺术是同一个词,看看<苔丝>这个令人悲伤而幽雅的影片中的苔丝杀人场面是如何表现的,仅仅是天花板上微微乏红色的镜头就说明了一切,又不失影片整体的优美感。再如:毕加索表现残酷战争题材的<格尔尼卡>我们看不到一点血腥的痕迹,却能让人联想到战争撕裂了爱好和平的人们身心的痛苦,尽管其象征性的表现有些遗憾,但其对残酷战争题材的创造性表现是史无前例的:美的“爆炸”。难道这对我们的艺术家就没有一点启示?如果说这是艺术家为了生存而迎合观众喜欢刺激的心理,为了金钱而导致采用这种简单露骨的拙劣手法,那就更不值一提了。罗素说,艺术家只需要面包和艺术。这是哲学家对艺术家忠诚自己事业而耐得住清贫的钦佩。难怪我们当今的某位大画家到意大利看到达芬奇的故居十分简陋时却感到惊讶状也就不奇怪了。因为他认为卖钱多的就是艺术,最有钱的才是艺术家。
最近有个表现民工的电视剧中的主人公说:“人穷就得志短吗!”这难道也叫幽默,并非凡是反传统了你就现代,你就时髦。现在时髦讲正能量,那你们干吗还整负能量啊.中国老祖宗留下的:“人穷志不短”的这句常言,我看不出什么毛病。怎么到了你们作家艺术家那里就可以开涮了。我一点都不喜欢这些玩世不恭的痞性的文人和画家。很简单,因为痞性是些表面装横的,而骨子里懦弱的文人心理。与我喜欢的鲁迅是格格不入的,倒是与鲁迅的那些有才华的文敌梁实秋,胡适等阿谀权贵的文人味道靠近。有才就可以自命不凡了?可以说鲁迅创造的一个阿Q形象,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就抵上梁初秋等一打御用文人的成就。
不要以为你反了传统就是现代,这只是时髦的浮浅心里,鲁迅当年反传统也没有将传统否定到连常识都不顾的地步。他当时反传统的过激是他要面对一帮敌人,矫枉过正是自然的,也是必须的,否则好虎怎能架住一群狼。可现代时髦的文人你们有什么直接的文敌?我看就是玩世不恭的痞性心理作怪。
鲁迅当年为了新文化思想是孤军奋战的,他很孤独。一个没有才华和胆识的人是害怕孤独的。遗憾的是鲁迅今天仍然孤独,今天有几个文人能像鲁迅那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干为孺子牛。”
当年鲁迅说,“我们中国的最伟大最永久,而且最普遍的艺术也就是男人扮女人。”多么可怜的文化。至今有谁认真思考过鲁迅这番提醒我们的话?没有。只有对鲁迅的批评,因为大家太喜爱梅兰芳了。也许鲁迅当年对我们懦弱的文化有些恨铁不成钢而奋笔疾书了这段话。可是,不想已经将近一个世纪过去,鲁迅的话却不幸言中,我们现在文化中不但男人扮女人时髦而且流行男声仿女音,一人表演男女混合喝法的发明创造,大有繁荣昌盛之势。我至今都无法理解我们中国大众为什么就这么喜欢男人扮女人的艺术,如此锲而不舍。我真是不懂文学艺术,读中学时我就一直疑惑:为什么有那么多研究红楼梦的红学家,却没有研究三国而出名的专家。是不是我们的文人都像贾宝玉一样喜欢柔弱的美。欣赏林黛玉这个哭泣爱好者。看星光大道上被淘汰的演员下台前好像不哭就不美似的.<艺术人生>节目中的艺术家们不哭就像没有人情味似的。难道我们的眼泪就这么不值钱吗?难道老祖宗的常言:“男人有泪不轻弹”错了吗,难道我们就这样需要别人来怜悯自己才能活的舒服吗?还有那种宽容意志薄弱的明星无视民众的正能量,岂不是在鼓励人们懦弱就可嘉吗?
有位官员说:“美国人要打我们,我们还要这点领土(指钓鱼岛)干吗?”这不正迎合了“人穷就得志短!”那句话吗?
为什么非社会主义国家能出现这么热爱人民而风格强悍的艺术家柯勒惠支,还有憎恨美国现代文化浮浅的托尔斯泰这样热爱人民的文豪,这一直是我少年时困惑的问题,今天我有了答案:他们是真的喜爱人民!
我们太缺少像鲁迅这样严肃冷峻,正直无情,充满正义感的作家和艺术家。现在我们拥有太多大慈大悲的,笑容可掬的雅士和喜皮笑脸的自以为幽默的痞性文人和痞性画家。现在不是拯救“志短”的劳苦大众的灵魂,而是要拯救那些志短文人的懦弱心理。正如有人说,近代中国的衰败最根本的责任是我们的知识分子,是那些御用文人的犬儒思想影响了整个国家和民族。
我们不能再让: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干为孺子牛的鲁迅再孤独。他是近代中国人的脊梁,没了脊梁骨你还有精神吗?
不要形成:喜欢鲁迅者却不会写作,而专长写作的人却不喜欢鲁迅的滑稽局面。作者:西白汉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