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网友吐槽土鳖看不懂的艺术

网友吐槽土鳖看不懂的艺术

2013-02-21 10:27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近日,一篇被网友奉为“史上最鲜活的艺术评论帖”的微博《我今天去了省艺术馆》(注:应为湖北美术馆),在短短三天里便收获近万次转发、评论,不少人跟帖自嘲为“艺术的土鳖”,并立誓“远离艺术,做回正常人”;还有人感叹“原来艺术家可以速成,一秒钟足矣”。

这篇长微博其实是一篇图文并茂的吐槽帖。作者以观展线路为序,一边拍下展览上那些有话要说的“神图”,一边配上连珠炮般的“神评”。那些早就被当代艺术弄得一头雾水的读者,看到这条微博如遇知音,纷纷吐露对当代艺术的困惑。卷入漩涡的这个展览是湖北美术馆去年12月底推出的“再水墨:2000-2012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汇集了包括徐冰、方力钧、岳敏君、周春芽、曾梵志等在内的国内众多声名显赫的当代艺术家。

据悉,此次展览在武汉展至3月3日,4月初将到北京的今日美术馆[微博]继续展出。

事件回放

吐槽源自不得其解的艺术

在这篇共点评了十多件作品的博文里,作者起首便概述了自己看完展览后的“吐血”心情:“懂艺术的可以绕道了,我就是个土鳖无法理解这些个的内涵……”

而首当其冲的是由湖北美术馆馆长傅中望带来的开篇之作《收藏洗晒》——从不同楼层窗口支出来的铁衣架、长竹竿上,挂满了大小不一、色彩各异的数百件旧衣服。这张微博图片下面一行字分外醒目,“大妈你们怎么能就这样把衣服晾在外面,这还在营业呢。”不过,据了解,这件作品已入围第七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的装置影像组十强。

从博文里得知,作者随之迈进了一条因无法理解而频受刺激的“不归路”。面对一幅中心位置堆放着形如细菌虫子的画作,作者坦言,“还没有我微生物作业画得好”;而接着闯入视线的几幅作品中的黄毛小子,更是让他感慨:“强子、伟子、二柱,谁帮你们画的写真?”对于一些名为系列画的作品,作者惊呼:“它们之间本没多大差异,为何要算作两幅画!”对那些绝大部分空间留白,仅在中心位置显示出形似纱布的画作,作者辣评道:“拿块纱布贴上去也可以?”

 

循着发帖者的文图帖看下去,每位阅读者如同逛了一遍纸上美术馆。跟帖中,绝大部分网友表达了同样费解的心境。“艺术是我这种俗人不求能懂的。”“太艺术了,地球人无法欣赏,只好伤神了。”事实上,去年一篇名为《一秒变画家,这不还是坑爹吗》的帖子也曾火过好一阵。发帖者吐槽在慕名参观以现代主义作品收藏闻名的西班牙马德里某知名博物馆时的惊人发现——在白纸上涂一大块蓝,再加个小黑点就能永垂不朽;连颜料都不涂大块的,画两条线再加俩小红点就完工。作者最后感叹,原来人人皆有艺术家的慧根。

有意思的是,吐槽归吐槽,不少人嚷着要组团去看这场“神”展览。

争议缘起

“再水墨”尝试重建审美体系

对于这一充溢戏谑味的帖子,湖北美术馆倒是大度地在官方微博里予以转发,该展览的策展人鲁虹和学术主持冀少峰也在个人微博给予友情转发,鲁虹更是赞扬:“作者很有才气!”而遭贬损的傅中望在电话中对这一指摘行为,也笑言能够理解:“每一件艺术品有欣赏者,就会有抵触者,观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不同意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丝毫看不出受指责一方有任何不满情绪。

相反,由于博文的语言俏皮,加之图文一一对应的呈现方式,连艺术圈内人也加入其中细细品读,并给出个人的感受。策展人鲍栋认为,如果在展厅里悬挂些范曾、陈逸飞的作品,其实最迎合公众,不过那样也就成全不了这般吐槽了。他说,卖力的吐槽其实缘于被打动,只是他们还需要花些工夫应对新现象。

这个“新现象”便是此次展览的“实验性”意图,即探讨水墨未来的可能性。冀少峰如此解读“再水墨”——“再”不仅是对传统水墨的观念和媒材的突破,更是要重新建构一个全新的中国画的评价标准。艺术评论家王端廷如此解释他心目中的“再水墨”:“水墨乎?非水墨也;再乎?不再也。如同农民的富裕是中国实现小康的首要标志,中国艺术的国际化与现代化也离不开水墨的创新。‘再水墨’提示我们,传统艺术,只有突破极限,才能重生。”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此次展出作品不少出自大家之手。一幅画面上,数十个挤成一团的光头正汗如雨下,同系列的另一件作品上,光头数量多出了一些,且飘着几片云朵,它们均出自著名油画家方力钧之手。这也是他首次介入水墨领域。同样以油画见长的曾梵志的“太湖石”系列也饱受吐槽,他曾在开幕式上表示,不想像油画一样受市场左右,此番创作水墨压根儿没考虑过观者的感受。

“寻求突破、创新没错,可要丝毫不顾及观者也未必高明。”一位美术史论家说。

学者指津

真正好的艺术当是雅俗共赏

博文里,吐槽者大有人在,可也不乏持不同意见者。署名“左手”的网友就认为,当代艺术要以玩儿的心态去看,它只是作者的小趣味,不是大师的里程碑。需要纠正的,其实是观众的心态。这一观点也得到了本次展览策展人鲁虹的认同。现为深圳美术馆艺术总监的他介绍说,当代艺术由于形成历史太短,必然会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且在内地城市接受度更低,但它的实验性,无论对社会还是个体都很有必要。

“真正好的艺术是要能雅俗共赏的,当然,要做到这点也最难。”中央美术学院[微博]副院长、著名当代艺术家徐冰常把“艺术为人民服务”挂在嘴边,他也不止一次批评那种认为“当代艺术就是以让人看不懂为深刻”的观点。他认为,这是当代艺术利用人们对艺术的尊重心理制造的认识误区,进而给“假大空”以可乘之机。不过,在美国待过十年的他也承认,西方观众对本土的当代艺术,绝大多数也看不懂。“只要能给人们的思维带来些启示,提供一种新视角,就可以了。”

央美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微博]认为,此番争议与国内美术馆的定位也有关联。他解释说,原本要与以展陈“文物”和“传统”为主的博物馆相区别的美术馆,其实在策划、展示等方面仍然囿于传统,缺乏当代的思维模式。“美术馆应该给公众以参与式体验,让公众逐渐形成新的认知。”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