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米乔编译自《纽约时报》、Reuters网
《毕加索:黑与白》艺术展是历史上第一次,将视线集中在这位多产而伟大的画家身上,这是他一生创作长河中对于黑白色彩的试验和探索。该展览由位于纽约的古根海姆艺术馆策划和展出,日前在参观者的赞叹声中落下帷幕。
这次展览所展出的作品贯穿了毕加索从1904年到1971年将近七十年的创作历程。毕加索的作品通常被分为九个时期,大致是“蓝色时期”(1901年~1904年)、“粉红色时期”(1904年~1906年)、“立体派时期”(1917年~1924年)和“晚期”(1912年~1972年),其中并没有一个确切的“黑白时期”。正如筹划《毕加索:黑与白》艺术展的古根海姆艺术馆二十世纪艺术馆馆长卡门·希门尼斯所说:“这是头一次将毕加索创作历史上不同时期却具有相同色彩表现特点集结的展览。主办方希望参观者能够通过这些作品,了解毕加索一生对于黑、白、灰这三种颜色的艺术表现力的探索。”
想出《毕加索:黑与白》这个点子的人并非耍小聪明。以前毕加索的展览多从内容或作品外部着手,要么是关于他与女人的(比如最近在加戈西安举行的一系列展览),要么是关于他与艺术家的(比如《马蒂斯/毕加索》、《毕加索与美洲艺术》),但是这场展览所关乎的仅仅只是毕加索那经典的线条与雕刻一般的激进画法——以艺术创作形式和技法为切入视角,给予参观者内行高度,体现了策展者对毕加索的独到观察和理解。尤其是毕加索晚期登峰造极的那些作品——黑白的色调将人们的视线从所谓的新古典主义与分析立体主义中拉出,使得以往展览中的“学术腔”荡然无存,成为激荡人心的艺术感官爆炸。由于视角的独特性,这次展览既融合了图像,也融合了发自格尔尼卡之心的刺耳的政治呐喊,也融合了对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和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开兹的致敬。
展览独特的“黑白”筛选视角也导致了另一个毕加索展览上从未出现过的场景:头一次,绘画作品的数量大大超过雕塑作品数量,成为毕加索作品展览的最大主角——展览一共展出了118件绘画作品,还包括一些雕塑和纸画作品。据古根海姆介绍,这些作品来自于欧美地区的公共和私人收藏。其中六件作品是首次与公众见面,另外有38件作品此前从未在美国展出过。元旦公共假期时,古根海姆博物馆内参观毕加索展览的人甚至排起了长龙,无数人在纽约寒冬的冷风之中等待进馆,门内售票处前面,也排着长长的队伍,足见展览策划的成功。
古根海姆博物馆最大的画廊就是从一楼螺旋上升至七楼的斜坡形画廊,占据整个七层楼的高度,这个巨型画廊已经被《毕加索:黑与白》艺术展填满。打头阵的作品是毕加索1904年创作的油画《熨衣服的女子》,这幅画作原本就由古根海姆博物馆收藏,属于毕加索的早期“蓝色时期”的作品。因为是“淡彩”,所以放到黑白专题展览中,也颇有些道理。侧厅摆放着一些白色或黑色的雕塑作品,拾级而上就可依次徜徉于毕加索的“黑白”一生。
其他博物馆借出的少量藏品也并不逊色,例如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提供的《女帽作坊》、巴塞罗那毕加索博物馆提供的毕加索《侍女图》系列首作以及马德里的索菲亚王后艺术中心提供的三幅《格尔尼卡》习作。
值得一提的是与毕加索名作《格尔尼卡》相关的三幅黑白习作。1937年4月26日,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巴克斯重镇格尔尼卡。德军三个小时的轰炸,炸死炸伤了很多平民百姓,使格尔尼卡化为平地。毕加索是在愤怒之中,创作出这件非凡的作品。《格尔尼卡》可以说是毕加索黑白作品之中面积最大,也是名气最大的作品。这幅画是1937年毕加索为西班牙政府在巴黎举行的世博会博览馆而创作。这件油画高305厘米,宽782厘米,充满了断肢残躯,以夸张和变形的手法,将战争的残酷进行了详细的表现。《格尔尼卡》曾于1958年至1981年在纽约现代博物馆MoMA展出,1981年之后作品回到西班牙,陈列在西班牙的普拉多博物馆。《格尔尼卡》这次没有参展,展出《格尔尼卡》的三张草图中的图案,几乎都在最后的巨型作品之中出现。
以艺术形式作为展览的切入角度,不但没有减弱毕加索的艺术影响力,反而更突出了毕加索从未被人发现的一面。“其实,在我的某幅画中,有那么一个红点并非是多么重要的存在,”毕加索本人曾说过,“如果你把那个红点去掉,那幅画还是那幅画,丝毫不会受到影响。”这三张草图恰似是对毕加索黑白作品创作过程的“纪录片”的“回放”,集中体现了这次展览的精神,即在这些黑白灰为主要色调的作品中,颜色减少后的作品更凸显出毕加索作品的构图方式和他独有的绘画语言,正如评论家大卫·西尔维斯特所提出的:毕加索经常在其相对纷复繁杂、更具野心的作品中使用黑白两色。同时,这次抽离“色彩”的展览,使得参观者更容易理解那个由绚丽色彩和复杂构图组成的、看起来“高高在上”“错综复杂”的毕加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