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京港两地的艺术品秋拍市场意兴正酣,一些暌违多时的“天价”拍品纷纷现身:11月23日,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上,曾梵志的《协和医院系列之三》拍出1.13亿港元,其作品再次突破亿元大关;12月2日,北京保利2013秋拍上,产生了内地今秋第一件亿元拍品—黄胄的《欢腾的草原》以1.288亿元人民币成交。
不仅如此,苏富比“北京艺术周”等多场拍卖活动,都取得了超出预期的佳绩,艺术品拍卖市场似乎正呈现出一派“大地回春”的景象。回顾近年艺术品市场的发展道路,从2009年揭开帷幕的“亿元大潮”,到去年的成交总额惨遭“腰斩”,再到当前的骤然“回暖”,峰回路转的局面未免让人感到有些“雾里看花”。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变幻莫测的市场变局背后,或许还隐藏着一股艺术领域更深层次的梳理、调整热潮。天价拍品是否与其背后的艺术价值相称?苏富比、佳士得的抢滩登陆,是否将为国内艺术品投资与收藏开启国际新视野?记者就此寻访了多位行内人士,深入解读秋拍背后的艺术动向。
“天价”是泡沫还是风向标?
“回暖”是今秋艺术品拍卖行业讨论最多的词汇之一,部分已经收槌的秋拍,也确实交出了高过预期的成绩单。其中,“天价”拍品的重出江湖,无疑是最引人关注的事件。
今年10月5日,香港苏富比以1.8亿港元拍出了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使之成为亚洲最贵的当代艺术品。曾梵志作品的强劲势头一直持续到今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他的《协和医院系列之三》三联画以1.13亿港元再次迈入“亿元俱乐部”。
除了当代艺术,传统书画和油画板块也不甘落后:黄胄的《欢腾的草原》以1.288亿元人民币的成交价,一跃为全球中国书画拍卖榜榜首;中国古典写实油画“标杆式”人物靳尚谊的《塔吉克新娘》,在今年嘉德秋拍中,以8510万元人民币成交,创出靳尚谊作品拍场新纪录。
然而,这些“天价”是否合理,却引起了不少争议。曾梵志的天价纪录刚刚诞生,艺术经纪人朱其立即在微博吐槽,直斥其艺术价值不过是“杂志插图水平”而已,拍出天价更是“侮辱中国人的智商”。对市场泡沫心有余悸的人们也对艺术品高价背后的“推手”心存怀疑。
相较之下,黄胄和靳尚谊作品获得高价,则显得“众望所归”。广州市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陈铿以“是金子总会发光”来加以概括。“黄胄和靳尚谊,是伴随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一代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很有时代性,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其作品价值如今也渐渐显现出来。”他解释说,“尤其是靳尚谊,画风深受俄罗斯巡回画派、法国古典主义影响,基本功非常扎实,后辈在这方面很难超越。”
亲眼见证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陈铿也为曾梵志“打抱不平”:“当代艺术经过了20多年的发育,现在正是它最有活力的时候,引起关注是市场的必然。”他表示,在“读图时代”里,单一化的创作很难引起人们的关注,而结合人文深度和当代元素的作品,更容易获得高价位。
至于天价拍品背后是否存在炒作,行内人士都表示无法排除这一可能性。他们告诉记者,如果天价只是一个孤立案例,其背后动机不必深究。陈铿更指出,无论炒作还是自然成长,不过是市场发育的一个过程而已:“当年杜尚的《泉》同样遭人嗤之以鼻,但它的出现却成为市场接纳当代艺术的契机。”
“这次拍出的天价至少是一个风向标,它唤醒了人们对艺术精品的重新关注。”陈铿总结道。
国内艺术品藏家欠缺学术根基?
一般来说,拍卖场上高价位作品的产生,通常都会带动市场资金的相应流动。有趣的是,今年出现的天价拍品,几乎全都被行家定性为“特例”和“偶然事件”。
以曾梵志为例,两度创下的亿元成交纪录并未为他的其他上拍作品带来好运。在苏富比(北京)“现当代中国艺术”专场上,590万元人民币成交的《无题No.8》,甚至还低于前年的成绩。被称为“当代艺术F4”的张晓刚、岳敏君、王广义、方力钧,他们的作品在这个秋拍大多低于估价成交,部分甚至还出现流拍。
对于这一现象,业界存在不同认识。陈铿认为,市场没有因天价拍品大起大落反而是件好事。他认为:“艺术家不可能每幅作品都富有人文深度,能有1/3的作品受到欢迎就很不错了。”至于写实主义板块,他估计短期内更不可能出现大热:“在这个领域,全国画得最好的也不过二三十人,他们的价值只能从艺术史的角度慢慢淘洗。”
天价拍品不但没有带动相应领域迅速升温,反而在传统板块却出现了疲软,尤其是现当代书画板块。本应为中国嘉德秋拍重头戏的齐白石、张大千,今年甚至出现了跌价和流拍。“齐白石、张大千的艺术价值已经被市场充分挖掘,他们真正的佳作无论拍出多少价格都是合理的。现在的问题是,资源已经被透支了,价格自然拍不起来。”华艺国际拍卖董事、副总裁王野夫如是说。
艺术评论家伍劲则观察到,一些边缘板块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在苏富比北京秋拍上,80后艺术家陈飞作品《熊熊的野心》以18万元起拍,最终以542.8万元成交,超出估价10倍以上。“这样的价格虽然谈不上什么天价,但无疑是一个新的亮点。”他介绍道。
对年轻艺术家的关注热潮,从去年广州首届大学生艺术博览会上已可见一斑。出自全国青年画家之手的1800多件作品,6成被成功售出。陈铿打了一个比方:“青年画家对收藏家来说,就是未经雕琢的宝玉。他们日后的增长幅度是不可估量的。今天张晓刚、曾梵志的天价作品,正是在他们现在这个年纪完成的。”
雅昌艺术网广州分公司负责人向仕杰发现,年轻画家的艺术价值受到青睐,与买家构成的改变也密不可分。与传统买家相比,这些新买家更强调文化的认同感,“他们会对拍品的思想性、人文性和创新性进行综合考虑,而不是单单追捧人尽皆知的名家。”
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胡斌认为,艺术品价格受其学术价值引导,才是健康市场的标志,而国内艺术品市场目前还是欠缺学术根基。陈铿也对此深感认同:“中国长期欠缺美学教育,之前一批收藏家对艺术其实不太在行。无论是当代艺术还是传统艺术,总是需要人文内涵作为支撑。”
“外来的高僧”更会“念经”?
除了天价拍品的“重出江湖”外,苏富比、佳士得两大国际老牌拍卖行先后进军国内市场,也使艺术品市场形势变数陡增。今年4月,佳士得宣布成为国内首家独资的国际拍卖行,并于9月26日举行了内地首场拍卖。而它的“老对手”苏富比拍卖行,则在去年通过组建合资企业获得执照,参与到今年秋拍市场的角逐中来。
境外巨头挺进内地市场,对国内拍卖公司将带来何种冲击?业界仍是众说纷纭。根据相关政策规定,苏富比、佳士得只能参与当代艺术品和奢侈品的拍卖,不能涉足瓷器、书画等国内拍卖的大宗。有行内人士认为,这种优势缺失,意味着它们不可能迅速适应国内市场。
不过,在评论家伍劲看来,这道“天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不可逾越:“苏富比已经有运作非常成熟的本土化团队,对国内的拍卖情况了如指掌,加上国际经验,今年秋拍取得如此成绩毫不奇怪。”在他看来,国内拍卖市场“群雄逐鹿”的局面将进一步加剧。
事实上,具有数百年拍卖经验的苏富比、佳士得对如何扎根中国也早有对策。佳士得上海首拍,就让国人初步见识到国际化资源征集的魅力:42件拍品涵盖了亚洲当代艺术、欧洲印象派、美国当代艺术等多个领域,而大师毕加索作品在内地首度亮相,更为市场带来不少惊喜。
规范化的操作、人性化的客服、专业化的布展……不少国内同行都希望从这些外来的高手身上“偷师”。陈铿却坚持认为,这些“百年老店”的真正神髓,在于他们对艺术品价值的发掘、梳理,以及对收藏家的培育能力。
“国内拍卖行常常只从画作好看与否、作者名气大小决定是否上拍,国外则会设立严格的筛选委员会。”据他介绍,艺术家要通过这些评判的法眼并不容易:筛选委员会对作者理论水平、艺术经历和生活状态进行通盘考虑后,才会决定是否将其作品推荐给收藏家。而且,他们还会对每个作者所属领域的艺术脉络和时代背景加以细分,从而力求能在全球范围内征集到最高端的艺术品资源。
另一部分从业人士提出,老牌拍卖行无疑有着严谨科学的征集制度,但要真正影响国内的审美文化,恐怕还需要一个培养过程。在佳士得内地首拍上,意大利20世纪著名油画家莫兰迪的一幅《静物》,本是其晚年难得的佳作,竟成了全场唯一流拍的拍品,让人大跌眼镜。
“境外拍卖行的到来,其实是一个"双赢"局面:他们若为当代艺术市场打开局面,这些空间的资源我们也可以共享。”对于这些境外巨头的开发眼光,华艺国际拍卖董事、副总裁王野夫还是寄予厚望。他表示:“最重要的是,他们拥有的国际视野将打破国内封闭、单一的价值判断,使我们对艺术品的评判更有标准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