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让市场为艺术品定价

让市场为艺术品定价

2014-01-02 10:50 文章来源:艺术商业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近期,大连万达集团在佳士得纽约拍卖夜场以1.72亿元拍下了毕加索油画《两个小孩》,此事件在市场低迷的艺术界成为热点。人们热衷议论的是近2亿元的价格。尽管我们早已习惯“黄金有价艺术无价”的观念,但上亿元的价格还是会令人咋舌。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习惯里有一种“宝贝”观念,越是稀奇的东西一定会贵得离谱,在这种夸张的价值描述中,更多的是一种文学、玄幻、主观色彩。直到今天,我们也无法准确计算出为什么“和氏璧”价值为15座城池而不是16座、13座。

这种祖宗传下来的“无价”思维,集中体现在艺术收藏中。我们看古代许多珍贵艺术品的定价,会感觉一拍脑袋,张口就来,几乎从来没有准确数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时并没有今天严格意义上的“市场”,收藏更像是一种局部的、特殊的交换,这种交换的有效性仅局限在少数社会精英阶层中,虽然号称值钱,但并不能像金银一样实现普遍流通,其流通性甚至不如柴米油盐这些日用品。中国文化和社会的特征决定了艺术是少数人的游戏。在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艺术并不是必需品。一张绘画往往是定成10万元也可,15万元也可,而油价随便涨一毛都不行。中国传统思想里,“艺术”正是因为不能普遍市场化流通才彰显自身价值,要是都跟大米一样就“俗”了。

一直以来,艺术的定价其实都是不规范、不科学的,是凭借个人喜好定出来的。喜欢的可以倾家荡产、一掷千金,不需要的可以一文不值。一旦一个画家名声鹊起,画价就会随着护盘者攀升——我们的艺术市场中流行的正是这种“主观定价”的方式。严格来说,没有哪个艺术家真正拥有“市场价”。真正经济学意义上的市场价是客观理性的,市场价产生的前提就是足够的、反复的市场交易,交易次数越多,产生的价格越靠谱。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凭主观购买艺术品的价格,不能看作“市场价”。

当下的艺术品定价机制,是艺术家定价,画廊在此基础上翻倍。艺术家自己的定价也不过是一种“试探性定价”,按照自己的老师、同学的价格作为参照,再和画廊商量一下就定出了价格。艺术家在为自己的作品定价以后,很大程度上不会再经过市场矫正,人为造成“只升不降”的升值表象。主观定价的后果,就是使艺术品价格缺乏说服力、公信力;艺术家一厢情愿认为自己的作品值100万元,即使有老板甘愿150万元来买,可这并不能说明这件作品可以在银行抵押150万元——我们无法给出确凿的数据证明为什么这件作品值150万元而不是15万元。

在古代的收藏体制下,主观定价没有问题,但这种熵值太高的定价方式,已经无法适应越来越理性、科学、可分析的现代经济体制。如果艺术品要向着产业化发展,就不得不建立科学、公信的定价机制。实际上今天艺术品的定价机制已经成为艺术产业最大的绊脚石。没有市场价,艺术就不能成为合法的、公认的资产;艺术不是资产,接下来的一系列诸如抵押、金融化、证券化的商业行为一概无从谈起。不仅如此,连最基本的艺术品销售都会遭遇困难:假如一个国企花大价钱购买艺术品,那可能就要面临国有资产流失的诘难。

这种困境的出路就是,让市场为艺术品定价,而这首先需要艺术市场制度的改革。当下以收藏和投资为主的艺术市场机制,其盈利的核心,实际上是借助于中国艺术教育缺失而导致的信息垄断。中国的艺术市场带有很强的“黑市”色彩。价格、资源、藏家都在这个系统中被神秘化,某种意义上已经构成一种垄断机制。如果不经由画廊选择,艺术家就无法进入这个市场机制,无法获得“合法”的作品价格——这些显然与自由、开放的市场发展方向相违背。

已经被收藏的艺术品流通性有限,那我们就在收藏市场之外开放一个大众艺术消费市场。目前一切产业经济的前提,都是大众市场的开启,没有大众消费凝聚起来的庞大购买力,仅靠投资市场和收藏市场,完全不足以支撑产业经济。当艺术品可以直接面对大众定价,同时接受市场矫正时,其价格就会越来越准确,交易数据也会越来越丰富,进而由此影响收藏市场的价格参照。

当然,这会带来阵痛,但我们必须学会接受“艺术品会降价”的事实,正如我们需要学会接受银行原来也可能破产一样。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